。
“呵呵,道友稍待一天,明天午時便可以入席了。”
趙亦歌撫掌微笑,十分欣然。
周舒微微搖頭,“趙樓主如此厚待,我真是愧不敢當。”
趙亦歌坦然道,“道友說哪裡話來,要沒有道友,我海中樓哪有現在的局面?換作以前的情況,金丹境廚修想請也請不來的,這是道友結的因,自然也該享受這份果,無須慚愧。”
“如此也好。”
周舒笑了笑,“樓主,那廚修現在在海中樓麼,可以見一見罷?”
趙亦歌爽快應道,“好。”
兩人一同往後樓的庖屋走去。
庖屋極大,數十丈方圓的空間裡,許多廚修正在忙碌,或蒸或煮,各施本領。而居中的一位老者尤為突出,他穿著一身纖塵不染的白衣,如標槍一般的立在臺前,淡定從容而又不失氣勢,頗具宗師風範。
他神情無比專注,彷彿庖屋裡其他人都不存在似的,凝然的目光全都集中面前那九把尺半廚刀上。
廚刀銀亮如雪,每把上面都帶著不同顏色的火焰,或淡青,或赤紅,或月黃,或粉白,不一而足,代表著不同的火候。
未幾,廚刀有節奏的動起來,上上下下,忽左忽右,時而又繞個圈,帶著某種醉人的韻律,仿若幾名舞者正在賣力的舞蹈。
各式各樣的食材從周圍飛起,落到廚刀陣中間,食材還沒有落下,很快就變成了各種不同的形狀,或薄如蟬翼,或細如髮絲,或圓如鴿卵,隨後聽話的落到一張玉盤上。
那些食材在空中便已經都被烹製熟,火候絲毫不差,陣陣不同的香氣傳來,誘人而不混淆,不禁食指大動。
不多時,玉盤上現出了一副山水圖。
一溪一川,一石一木,俱栩栩如生,彷彿最高明的畫師傾力畫成,讓人歎為觀止。(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