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用口,也有用身體圍住的,姿態十分奇異,但一板一眼,異常虔誠。
未幾,一位老者出現在玉臺上,只是虛影,然生靈活現,手持石鼓,一下一下的擊打。
一面敲鼓,一面唸誦經文,聲如洪鐘大呂,振聾發聵。
諸多生靈沉浸其中,似乎忘了自己是誰。
這副景象,讓周舒都心折不已。
經文是諸天裡流傳很廣的法嚴經,周舒也曾研讀過,其中禪理頗深,不是禪修很難明瞭。
然而,那些閉目敲木魚,神色虔誠的蛇鼠獅象卻出乎意料,他們頭頂上卻不斷冒出絲絲煙霧,漸漸匯聚成了一朵彩雲,顏色各有不同,但其中的禪力卻是實實在在的。
那些彩雲最終集中到了一起,成為一朵五色雲朵,緩緩飄到老者身下,與老者融為一體。
周舒心神一震。
這些靈智很低的獸類,竟然都能修煉禪道,煉出禪力,甚而能回饋給別人?
他也是創道者,卻從未想過有這種事情,竟然傳道給靈智未開的獸類,從它們身上獲得道之力。
有教無類?不可能。
有知才能有道,無知而有道,自己都沒有知識,什麼都理解不了,又怎麼能得道呢?
更大的可能性是,那位老者在利用這些沒有靈智的獸類,強制逼迫他們成為信徒,為自己傳遞力量。
周舒看著玉臺,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道不是為自己一個人服務的,傳道的根本是為了讓其他人得道,透過道瞭解諸天,而不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力量,信徒們反饋的力量,只是別人得道後的獎勵,並不是創道的目的。
如果只是為了力量,甚而強迫其他人為自己增加力量,那道的本質就變了。
遠沒有成熟的舒之道都明白這點,通行諸天的禪道更不該是這樣,任何大道都不應該是這樣,這位圓虛界裡的老者,絕不算是禪道高人,只可能是一個禪門敗類。
周舒回身就走,他不該來。
這圓虛界,金玉在外,敗絮其中,不是他想見識的佛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