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門大堂裡召集大家進行軍情會議了。葉韜對這個戰場的瞭解,幾乎全部來自紙面上的情報和軍情通報,以及談瑋然、池雷等人給他的信件。這樣的瞭解無論如何說不上很深,雖然葉韜無意干擾談瑋然和池雷的絕對指揮權,其實他都未必需要聽詳細的軍情彙報,但軍議上第一項議程還就是這個。池雷對整個東北戰線發展至今的歷程,以及現在的情況,進行了鉅細靡遺的介紹。一方面。談瑋然、池雷兩人認為葉韜作為整個對遼作戰的最高指揮官,又是在調整作戰方略的關鍵時刻,有必要了解更多的情況,另外,他們也有作態給那些部族首領們看的意思在。他們在部族聯軍,在整個作戰中完全是說一不二,執掌生殺大權,部族無不拜服。但他們這樣的人,在葉韜面前,仍然要恭恭敬敬地,完全以下屬的姿態在做事,那就是在向部族首領們傳達一個再明確不過的訊號:想要靠著一個兩個權威人物擁兵自立,在東平是想都不要想的。
而既然軍議上有著這樣的意思在,在介紹軍情之後,葉韜很配合地隨口問起了民生方面的建設情況,話題自然而然地帶到了東平佔領區內的發展。經歷了一個冬天,和一整個播種到夏收的歷程,東平的統治已經相當穩定了。而基礎的農田水利的大規模建設、道路橋樑的修繕等等,都能讓這些也說得上錦衣玉食的部族首領們眼熱無比……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才是先進文明的標誌。而葉韜,自然會不失時機地答應,一旦戰事告一段落,這些部族們同樣可以享受到建設的成果。
現在部族聯軍和北遼大軍是在廣大的範圍裡形成對峙,雙方都缺乏足夠的兵力,形成鮮明的戰線,將敵軍的滲透和襲擊完全阻擋在戰線之外。在雲州方向開始大規模進軍之後,北遼不得不從這邊抽調了三萬多精銳部隊去補充正面戰場所需。但談瑋然和池雷卻始終控制著作戰規模。在靠近海岸的這一路上,考慮到港口補給的安全性,基本上是池雷帶著鉅額絕對精銳部隊,尤其是東平的直屬部隊在打,北遼方面你曾經投入過五萬多人,發動過猛烈的攻勢,但卻無從而返。現在,海岸這邊的防禦,雖然陸陸續續削減到了只有六千多人分守三個城鎮,但卻因為空中有飛艇、海面上有炮艦而始終穩如泰山。北遼方面恐怕連再來嘗試的勇氣都沒有。
中路,則是雙方交戰最激烈的戰場。天蒙城的建設,本身就牽涉到太大的防禦範圍和病兵力,一邊是部族聯軍圍繞要塞、以漸漸成形的要塞為後盾,不斷展開積極靈活的作戰,一邊則是北遼大軍努力組織大大小小規模不等的攻勢,想要侵消部族聯軍的兵力,迫使聯軍放棄天蒙城的建設。北遼方面也清楚,單純的部族聯軍並不可怕,縱然能夠取得一時的戰果,但終究還是要迫於環境、氣候以及生活習慣的問題,退回到他們的部落所在的地方去的。但要是部族聯軍成功將天蒙城建設起來。和已經有著相當規模的海港相呼應,那他們可就在這裡站穩了腳跟,環境、氣候等等的壓力,都可以轉由這個城市的種種設施來化解。縱然對於部族聯軍的大部分戰士來說,從部落生活一下子跨入城鎮生活,需要一個適應學習的過程,但這個過程顯然不會是痛苦的。
聯軍的另一側,並沒有太多的防禦力量,但由於飛艇的巡弋,北遼卻也無計可乘,這一路雖然偶然會有雙方的部隊互相試探攻擊,但規模和烈度都不大。不過,最近北遼方面由於在另外兩路打不開局面,已經開始動這邊的腦筋,準備大軍繞行這一翼,直插天蒙城後側,迫使部族聯軍進行會戰,想以他們的兵力優勢,來決定這一路作戰的勝負。雖然兵力和總體戰力來說,部族聯軍仍然處於劣勢,但他們畢竟是一路打到現在,知道如何趨利避害。北遼方面固然是佈置了那樣的計劃,但在計劃的執行力上,北遼和東平完全不在一個等級上。同樣是一份作戰計劃,北遼的攻勢計劃出臺到現在一個多月了,部隊的調配、後勤準備都沒做完,要發動攻勢至少是十天半個月之後。部族聯軍這邊呢?在得知了北遼的計劃之後,三天內就有了一份以節節後退,在不斷的削弱和騷擾中尋找決戰戰機的計劃。不到十天內,軍令和詳細的作戰部署已經傳達到每一支部隊,中層以上軍官的戰術研討會都進行了三四次了。各種物資的調集早就完成了,甚至於要從宜城轉運的新一批望遠鏡,都已經差不多快運到了。不同的效率、不同的態度,毫無疑問會產生截然不同於北遼方面的計劃的結果。
葉韜對這些情況的介紹,也就是稍稍聽了聽而已。隨後,則是由金澤來向大家介紹了新的作戰部署。金澤現在仍然是葉韜的親衛營的營正,做這種參謀軍官做的事情未免有些生疏,而他的身份,其實也不太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