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於5兩黃金。描金大衣櫥——大夥都知道,只有那兩扇門是鏡面漆描金的,邊上頂上是亮漆,背後只上清漆而已——20兩黃金還有價無市。京城,就是這種價格。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東西,掙錢的大頭都讓別人佔了。這個,多少有些不甘心吧?而且,這也說明了,宜家家居的發展遇到了一個關卡,如果我們不向外發展,光守著宜城本地的這片市場,能做多久呢?傢俱又不是衣服,會經常壞經常換,就算以後家家戶戶所有傢俱都是宜家的了,那又怎麼樣呢?”
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樣子,葉韜停了停,說:“宜家開到京城去,只是葉氏工坊也分拆成宜城部分和京城部分。將產能分配開來。基本上,兩邊還都是能滿足的。進京之後,宜家家居的牌子不必太響,咱現在已經是東平國內最大的木器和傢俱的生產和銷售機構了,保證品質的情況下,不擔心銷路。在京城,只要能平穩銷售,逐步把口碑做起來就行。而去京城,似乎更要緊的,是行軍棋、弈戰樓那檔子事情。”
大家都看過了葉韜為弈戰樓京城旗艦點繪製的建築規劃圖,那已經不是一個建築而是一個建築群了。一棟三層樓的建築進行行軍棋普通規則,3副棋子的大搏殺規則的比賽,將來還會在其中開闢出區域進行幻靈棋。一棟兩層的建築用來進行現在逐步成熟的被稱為“大戰略”規則的棋賽。另一棟樓也高兩層,但其中卻只是一個隔音的對局室和一個極為類似現代的音樂廳劇院構造的可以同時容納600多人的無柱大廳,用來進行棋局講解。最後那幢樓,則是單獨劃給弈戰小鋪,用於銷售行軍棋等等棋類產品和周邊產品。四棟建築中間的空間,則可以容納一排排桌子椅子,撐起巨大的布的遮陽傘,就可以讓人喝茶聊天。
這種極有氣魄的建築群,的確是讓大家極為讚歎,尤其是那個棋局講解大廳,不單單會創下這個時代的建築史上的一系列記錄,成為一代經典,還可能是這個時代第一個考慮了諸多聲學原理的大廳。但大家的顧忌在於,為了一個售價低廉的行軍棋,弄出那麼大規模的建築群來,是不是有些過了?扔下去那麼多錢,是不是收得回來?
當大家提出這個疑問的時候,葉韜詭異地笑了笑,說:“宜城有多少人口?有多少人喜歡下棋?弈戰樓總共接待過其中的多少人?有多少人在弈戰樓花過錢?你們心裡有數嗎?”
說到這裡,杜風池恍然大悟:“原來你那個什麼會員卡制度,可以派這個用場啊?”
葉韜點了點頭說:“宜城人口不滿百萬,實際上才70萬。倒是常來常往的各路商隊,船隊,最多的時候會有好幾萬人。但就這70萬常駐人口裡,弈戰樓有17000會員,17000會員裡,在弈戰樓花過錢的有11200人。其中經常來的有9000餘人。這制度還不完善,或許是註冊會員好處不大吧,其他來買過東西,租過棋子棋盤的人也不少。而且,弈戰樓實際上前幾個月,盈利就超過宜家家居了。”
葉韜的話讓所有人都愣住了。這個時空裡,大家還沒有遊戲產業的概念吧,弈戰樓和弈戰小鋪牽涉到的各類商品有幾百種,還有逐步擴充套件的趨勢。做這些小東西的,多數都是葉氏工坊的學徒和剛剛升上來的學工,像葉韜的師兄們是不屑於碰這些“沒技術含量”的東西的。而且,每種貨物的數量都不太多,除了棋子棋盤,其他東西都是要過好久才重新制作一批,大家都沒放在心上。但是,就是弈戰小鋪裡那林林總總的各種東西,將涓滴的利潤匯聚成了滔滔江水,居然已經強大到了這個地步了。雖然每一件東西售出,利潤上比起宜家家居里的那些傢俱,尤其是很高階的那幾個系列的傢俱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擋不住數量多啊。而且,越是喜愛行軍棋,這些周邊的東西就越是有吸引力。最後,則是恨不得將整個店搬回去。
葉韜呵呵笑著,說:“沒想到吧?想象一下,京城有多少人口?要是好好經營,有多少人會在這上面花錢?要知道,買個一件兩件東西的,壓根不覺得花了多少錢。等到一屋子堆滿了看了不對了,才覺得在上面花錢花多了呢。而且,咱葉氏工坊做的東西還都是質量上乘,花了這樣的錢還不覺得冤枉,你們說呢?”
葉韜的一番解釋逐漸打消了大家的疑慮。大家開始認可了弈戰樓實在是很有發展前景的。置地和建房,對於在座的這些人來說,都不算什麼難題,而且由於土地成本和建設成本低,雖然建這樣一個建築群的花費仍然相當可觀,卻不是葉韜所來自的那個時代動不動就是天文數字了。大家想通了這一節,討論立刻就熱烈了起來,最後決定了暫時讓葉勞耿和大師兄關海山,四師兄錢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