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已經在底層落座了的護衛們唰地一下站了起來,齊刷刷地微微低著頭。直到小姐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上了樓,他們才各自落座,這才開始享用起桌上堆積著的上好的牛肉和淡淡的米酒來。

看著桌上只有一副碗筷,小姐微微一笑,衝著劉總管說道:“劉叔,一起坐下吃點東西吧,還要勞您為我泡茶。”

劉總管微微躬身,雖然臉上滿是慈愛的表情,但卻絲毫不敢減損了語氣裡的尊敬:“是。”劉總管應聲道,在小姐坐下之後,他斜斜坐在一側,擺開了茶具,斟出一壺香氣撲鼻的好茶。

不一會,望江樓的那些知名的點心,銀魚羹和其他配菜小食就送了上來。在掌櫃的刻意囑咐下,這一桌東西大概是掌勺師父今年最用心的作品了。小姐嚐了一遍,顯然對這些餐點是極為滿意的,還給劉總管夾了幾塊糕點。看這位小姐溫文自然,似乎很是享受這種無拘無束地觀景品茗,享用精緻餐點的生活。反而是那位劉總管,似乎對於自家小姐殷勤招呼自己很是有些戒懼。

掌櫃的還要招呼其他客人,看這小姐和劉總管頗能自得其樂也就告退了,只讓在二樓雅座招呼客人的小二對他們幾個多留心一些。並不僅僅是為了先前塞在他手裡的那一錠黃金,也是因為這一行人的富麗貴氣卻又絕不驕矜的神采實在是讓人折服。

從望江樓上眺望,洛江開闊的水勢盡收眼底。

宜城靠近海邊,已經是洛江入海口。洛江三角洲將洛江分成幾股支流從幾個方向匯入大海,而宜城就在這主流洛江入海口的南岸,扼守著作為東平國水路交通中樞的洛江,虎視鎮海灣和鎮海灣外更為廣闊的海疆。

(全本 )

第一集 第二節 宜城港

第一集 第二節 宜城港

宜城以北,就在洛江北岸,就是東平國最大的水軍港口宜北港。從望江樓上,依稀也能夠看到一些宜北港裡帆桅林立,水軍各色船隻入港出港,和駐守宜北港的水軍操練的情狀。

但更誘人的,卻還是眼底下宜城沿江的一溜民間的大大小小的船隻和各色人物。望江樓所在的,已經不是隨便什麼船隻可以停靠的港口了。這一段港口都是青石砌成,密密麻麻停靠著的俱都是長10丈以上的大船。看船型和船尾的雕紋,應該都是屬於幾大海商世家的船隻。甚至於這裡一段海港,連裝卸貨物都與眾不同。在望江樓上還能看到遠處中小船隻集中的港口,赤腳的挑夫吃力地揹著麻繩捆紮的貨包,在跳板上行走。而在這一段港口,則是一些壯碩的大漢精赤著膀子,拉著極粗的麻繩,用簡易的吊杆將大批貨物一斗斗轉運到港口上。而每有一吊貨物落地,立刻就有幾個挑夫將貨物從麻繩編織的網兜裡搬出來,整齊地碼放在一側,而港口所屬小吏立刻上前清點貨物登記造冊。

東平國為鼓勵行商,倒是沒有落地稅,但貨物出入管制則頗為嚴格,尤其是4年前開始實行的《海商貨流法》將原先落地稅,船稅,海夫人頭稅,海賊掃討捐,港事營造捐,河道浚清捐,河祭捐7稅合一,從原先總要佔貨物價格兩成甚至更多的捐稅降低到了貨物銷售價格的1成的海事正稅,然後再加上數額不等的貨種附加稅。

僅僅7稅合一變為海事正稅,看似降低了稅率,但實行一年之後,東平國南北一共4個港口都說收到的稅比起原先大有增加。很多原先走私的海商紛紛主動完稅,來獲得東平水軍的保護。而原先就是打劫走私商人看準了他們不敢報官的一些海盜,覺得似乎行商有利可圖,也有不少索性歸化投誠,做起正經的海上生意來。

貨種附加稅又是不同,靠著貨種附加稅,東平國第一次掌握了一種可以稱得上宏觀調控的工具。東平國產糧並不豐富,但從春南國購入糧食以往因為稅率過高,對於海商來說無利可圖。而現在,糧食的附加稅僅有2厘,不少有實力的海商頓時從中看到了巨大利益,幾年來不僅大量運入糧食讓東平國的糧價始終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更讓東平國朝廷能有能力購入大量糧食庫存備災。比起糧食,缺少牧場的東平國更缺少馬匹,尤其是產自北遼國乃至更北方的草原,適用於騎兵的戰馬。於是,馬匹的貨種附加稅更是奇特,不僅僅不徵稅,甚至還給予6厘的補貼。但是,從北方販馬,只繳稅4厘。這麼好的生意讓不少在北方很吃得開的海商趨之若鶩,他們或是勾連當地官府,或者索性走私,這幾年來從北方販入各色良馬不下四萬匹,讓東平國的馬匹價格下降了一半都不止。

稅率雖然低了,完稅的行商卻多了,只是東平國四個港口的屬吏忙得不行。雖說對於小額的紅包碎銀各個港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