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頓,讓老臣看著心疼。”說著溫體仁還故意擦了擦眼圈。
崇禎苦笑一聲:“朕也不想如此,奈何國勢蜩螳,如今楊嗣昌去了,愛卿覺得何人能接替剿匪總督之職?”
“這個……”
溫體仁一下子被問住了,毫無疑問,最合適的人選就是張恪,只是最近幾年,張恪和崇禎越發離心離德。兩邊擊鼓買糖,各幹各行,聽說張恪一門心思往海外用兵,看架勢想做一個海外天子。
崇禎幾次調動遼東人馬,張恪都是虛應故事,弄得崇禎老大沒面子,要不是流寇鬧得越來越兇,崇禎真有心思對張恪下手。
這種情況下,啟用張恪絕對是巨大的風險,可是不用還能用誰呢!
想來想去,溫體仁咬了咬牙,說道:“啟奏陛下,若論領兵作戰,安東王張恪乃是不二人選。”
崇禎聽在耳朵裡,閃過一絲不快,怒道:“朕早就下過旨意,張恪不是推說有病,就說糧草不濟,可是他自己打仗,多少錢都拿得出來,朕,朕失望透了。”
溫體仁伺候崇禎幾年,早就摸透了這位帝王的心思,他只說失望,其實就是希望,只是抹不下臉!
“陛下,臣以為此事也容易,只要在安東王的封號上做點文章。”
崇禎不解,問道:“該怎麼改?”
“只需去掉‘安’字即可,授予他節制三軍的權力,讓他剿滅流寇,臣以為一定能馬到成功。”(未完待續。。)
第六百零一章 架空朝廷
異姓封王是大大違背明朝的傳統的,不過好在張恪已經走出了這一步,從郡王提升到親王,差距並不是很大。光靠一個字就能換來張恪賣命,算起來還是賺大了。
只是崇禎還有些不情願,他皺著眉頭說道:“溫閣老,凡是還要看人家願不願意,朕現在就命你千萬天津一趟,去問問張恪。”
溫體仁屬萬花筒的,瞬間就明白了崇禎的心思,這位皇帝最好面子不過,他讓自己去問問張恪,擺明了就是讓張恪主動上書,請求前往討賊,然後朝廷再順理成章,加封他為東王。
有些事情前後順序顛倒,味道就全然不同,比如封賞在前,出兵在後,那就是朝廷請求張恪出兵,皇帝就沒有面子。
如果出兵在前,封賞在後,那就是張恪主動承擔責任,皇帝鴻恩浩蕩,厚待功臣,如此一來,味道全然不同,在天下臣民的面前,崇禎也就保住了面子。
對於這種小算盤,溫體仁只有四個字評價:“掩耳盜鈴”。
天下間誰是傻瓜,連這點小手段都看不清楚!只是明知道是自欺欺人,溫體仁也不得不答應。
辭別了崇禎,第三天溫體仁就離開了京城,輕車簡從,前往天津。二百八十里的路程,溫體仁走了兩天時間,等到了天津之後,溫體仁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原本的天津衛城並不算雄偉,也不過容納幾萬人而已,可是如今完全不同,到處都在施工,到處都是忙碌的人群。
有的街區已經建立起來,有的還是施工,工人往來期間,忙得不亦樂乎。
最讓溫體仁吃驚的是寬闊的馬路。一,二,三,四……默默數了數,足足能並排透過十二架馬車。
道路不光是寬闊,而且用的全都是寬大的青石建造,結實堅固,平坦安穩,不怕雨雪,比起京城的道路都要好上無數倍。
“真是大手筆啊!”溫體仁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讚歎。
以往光聽到一些訊息。說是張恪在天津大興土木,新建的城池差不多能容納上百萬人,溫體仁還只是一笑了之,根本不信,可是現在一看,絕對不是吹噓。
嶄新的天津城還有一點讓溫體仁難以理解,那就是城牆都消失了,沒有寬闊高大的城牆防禦,難道就不怕遭遇攻擊嗎?
還是說張恪太過自負。沒有人敢攻打他?
溫體仁帶著一肚子疑問,走進了天津城,一直到了衛城的城門前,有幾個官員正等在道路旁。為首的是張國臣,他算是張恪手下為數不多的進士官,曾經在京城的時候,也見過溫體仁。
幾年的時間過去。溫體仁一躍成為首輔,而張國臣也做了天津的縣令,另個人身份差之萬倍。可是面對著當朝首輔,張國臣絲毫不懼。
其實道理很明白,因為張國臣代表的集團足夠強悍,每當想到這裡,張國臣就血脈噴張,自豪之感油然而生。
“下官拜見元翁。”
“免禮免禮,王爺一切可好?”
張國臣微微一笑:“勞元翁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