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話可夠狠的,朱元璋老先生可是規定了宦官不得干政,雖然經過王振、劉瑾等前輩的不懈努力,早就把祖訓拋在九霄雲外,但是老朱的話還是緊箍咒。
被當面揶揄,魏忠賢怒氣衝衝,卻不知道怎麼發作,他畢竟比不得文官伶牙俐齒,憋得老臉通紅。
好在天啟疼惜老魏,說道:“首輔,魏大伴也是替朕問話,你們還是趕快拿出對策才是!”
葉向高的確沒有什麼主意,他只能說道:“聖上,容老臣和內閣,六部並都察院,一起商量出方略,三天之內,上奏聖上。”
天啟小臉黑沉沉的,說道:“別等著老奴佔了金鑾殿,你們才有主意!”
甩下一句話,天啟轉身就走。
朝廷的事情從來瞞不了別人,很明顯魏忠賢是想把遼東失陷的罪責推到東林身上。東林黨的人豈能答應,不用吩咐,各位忠貞的黨員立刻行動起來。
六科和都察院的言官七成以上都是東林黨的,這是一夥誰也惹不起的力量,他們立刻聯名上奏,有的要求追封袁應泰和楊漣,讓二人配享忠烈祠。也有要求朝廷徹查遼東戰敗原因,把罪臣揪出來。
輿論風潮一起,簡直勢不可擋,到了第五天,東林黨的旗幟性人物左光斗終於上書了。
這些天東林黨不停詢問從遼東逃出來的軍民,收集材料。在左光斗的奏疏裡面將罪責徹底歸咎到兩個人身上。
其一是賀世賢:他招收過多的降卒夷丁,心懷不軌,居心叵測。女真攻城之時,降丁大開城門,明軍措手不及。
其二自然就是張恪!這也是左光斗著墨最多的地方,他先是參劾張恪私自進入遼東,沒有通知經略巡撫,目無法紀。接著是臨陣脫逃,假意援救撫順,實則畏敵不戰,帶兵逃走,只是瀋陽兵微將寡,難以匹敵。
在奏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