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99部分

骸骨為盜墓者所留,很可能此人在取出寶物後被同行所害。

至於他是未出地宮就封鎖了洞口,還是將要爬出洞口時被上面的同夥一腳踹回洞內,或者被一棒子敲昏於地下,或者是在洞外打死以後拋屍洞中,不得而知。

其實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大學的課本上就有這樣的記載,在發掘的乾陵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墓時,考古人員在墓道第七天井接近墓室頭道門的東邊,發現有一個盜洞,盜洞下靠牆立著一個死人骨架,周圍地面散落著零碎的金、銀和玉石、瑪瑙等飾品。

經勘查,發現有打破石門,從右上角鑽進石墓室,移動棺槨,入墓室行竊的現場遺痕,後部墓室的白牆上還留下了一隻很顯眼的黑手印。

據推斷,盜墓者至少在兩人以上,很可能是一同進墓室盜取財物後,先出墓道者產生了獨吞之念,對未出者下了毒手,以至於他千餘年來立於陰暗的地宮成為盜墓賊可恥下場的上好標本。

劉宇浩笑了笑,突然正色道:“施老哥,如果我猜的沒錯,其實你們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墓葬中吧?”

“你,你是怎麼知道的?是姚四兒告訴你的嗎?”施保神色大驚,當場愣住。

第1204章 宋墓明器之謎【一】

要想了解盜墓這個話題,須從瞭解葬制開始。古代的“葬”字,就是把屍體埋在草地中。

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懂得刨土坑掩埋屍體,並有石器工具、陶罐等陪葬品。隨著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墓葬制度愈發完善,陪葬品也越來越豐富。

商朝時期,中國奴隸制度發達,王侯驅使奴隸挖掘大型土坑,以厚木棺槨盛殮屍體下葬,棺槨內、墓室中,乃至墓道中都有豐碩的陪葬品。

隨葬品包括有青銅禮器、兵器、工具、車馬器,玉、石、骨、角、象牙、白陶等,種類繁多,製作精美,其中商朝王侯墓區四號墓出土的鹿方鼎和牛方鼎,堪稱是王室重器;司母戊大方鼎是商代最重的青銅器,堪稱世界級瑰寶。

厚葬之風愈刮愈烈,王侯大辦喪事,自然小奴隸主也根據等級效仿,厚葬成為社會風氣,還隨著生產力發展,墓葬規格越來越大。春秋晚期墓葬上開始堆土頭來顯示壯觀,《禮記·檀弓》中記載了孔子為父母的墳建造墳丘,並認為此前沒有墳丘,“不封不樹”、“墓而不墳、與地齊平”不夠壯觀。

考古發現表明自戰國中期起,趙、秦、楚、燕、齊、韓等國的君主死後都營建高大的墳丘,並尊稱為“陵”,意為其高大如山林,也象徵著王權的尊嚴和地位的崇高。自此,我們現代所見的丘狀墳墓式樣基本上確定下來。

這時代的墓葬外觀莊嚴,內容豐富,隨葬品以各種青銅器為主,類別包括酒器、樂器、飲食器、兵器、車馬器、工具等,還有各種精美的漆器……王侯的地下生活用品配備成套、種類齊全。

其中鼎和簋最為重要,其隨葬的數量、組合是當時貴族身份的標誌:天子吃飯用九鼎八簋,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之中,職位高的三鼎二簋,等而下之的只有孤鼎一個。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自覺功高於三皇五帝,自封號“始皇帝”,其陵墓也蔚為壯觀,為中國最大帝王陵園。墳堆原高約115米,現殘存高度仍達76米,隨葬品已經發掘的有秦兵馬俑、銅車馬、珍禽異獸坑等。主墓室大如足球場,儲存完好,尚未發掘,其中陪葬品估計極為豐盛,他日若能發掘,必然是人類考古史上的最輝煌一頁。

獨立陵園制從春秋時期的雍城秦公墓地開始萌芽,經歷戰國時期的秦東陵、中山王陵等進一步發展,而至秦始皇陵終得以確立。秦始皇以後,各代帝王均獨立起陵園,陪葬品也不斷完善中。

到西漢時期,墓室的形制和結構完全模仿了現實生活中的房屋、宮殿和院落。墓室中出現了壁畫、畫像磚、石雕,陪葬品有珍寶、冥器、陶俑、陶豬、車馬、綵衣、帛畫、糧食、瓜果等,身前身後的用品無所不有,真正做到“事死如生”。

三國、兩晉、南北朝戰亂中,一度陵墓不興,或者陵墓規格比較小。而唐朝統一以後,國力強盛,統治者又開始大興陵墓。

唐太宗李世民雖然對外宣揚“薄葬”以“殲盜息心”,其實他的昭陵“因山為陵”,方圓數十公里,十分豪華,陪葬品也自然豐碩,據傳舉世聞名的大書法家王羲之手書《蘭亭序》真跡就在其中。唐代詩人杜甫曾經作詩描述了昭陵玄宮輝煌壯麗的景象。

五代十國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大混亂時期,社會動盪,國立衰微,陵園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