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大海,掙扎了幾年,終於等到宣帝騰出手來收拾匈奴。

漢兵大發15萬騎兵,五將軍分道並出。遣校尉常惠使持節護烏孫兵,昆彌自己統領翕侯以下5萬騎兵從西方入,至右谷蠡王庭,擒獲單于父行及嫂、居次、名王、千長、騎將以下4萬級,馬、牛、羊、驢、橐駝70餘萬頭。匈奴幾十年一蹶不振,解憂算是過了幾年太平日子。

如果解憂這個時候恰好死了,那真是功德圓滿了。她有寵愛她的丈夫,有擁戴她的國民,有相對安定的天下,有足夠寬廣的政治舞臺……

可惜她沒死,老公死了。

這對她來說是個悲劇。

這個愛她的男人離開了,按照第一任丈夫軍須靡的遺命,王位要傳給匈奴公主的兒子泥靡,而泥靡已經長大了。

泥靡人稱“狂王”。

他變成狂王是可以理解的,從小生活在漢族公主的壓抑下,看著因為失寵而受冷落的匈奴母親,不被人喜歡也不招人待見——心理變態也很正常。

翁須靡在世的時候,曾經要立跟解憂生的大兒子元貴靡為太子,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沒有立成,查閱史書也語焉不詳。至於泥靡為什麼突然繼承了王位,史書也沒直說,只是側面寫烏孫國又向漢朝求婚,皇帝要把解憂弟弟的女兒嫁過去,本來啥都準備好了,半路上聽說翁須靡死了,繼位的不是元貴靡,中途又回去了。

解憂的好日子到頭了。

聽說國王死了,烏孫的貴族們遵從從前的約定,立軍須靡的兒子泥靡為王。狂王又娶了解憂,生下一個兒子叫鴟靡。狂王跟解憂感情非常不好,又殘忍暴虐,漸漸地失去了人心。

解憂在那裡已經待了幾十年了,立自己的兒子繼王位都做不到,而烏孫貴族們遵從前約,立泥靡為王,這是一個很微妙的訊號。

它解釋瞭解憂一生的悲劇。

5。解憂不死

當年解憂來到這片陌生的土地時,她以為她是能改變什麼的。這個走出自我的女人,想用自己的一腔熱血“我以我血薦軒轅”。她確實努力了,也盡力了,但是卻是無力迴天。在關鍵時刻,事情結果總是證明著這場努力的虛妄。

王位爭奪時,貴族們一致要匈奴公主的後代繼承王位,她失敗了。

不得以又嫁給了繼承王位的泥靡。想透過夫人的地位繼續保持在烏孫國的影響,保持大漢天下的穩定,保持漢族的血統——甚至為這個自己非常討厭的男人生了個兒子。但是泥靡倒行逆施,國人共憤。她終於受不了了,於是背水一戰。

公主向漢使訴說烏孫國百姓被狂王所禍害,人心向背,誅殺狂王容易。於是立下“鴻門宴”,主狂王赴宴,酒會完了後,讓將士用劍擊打狂王。劍落下只傷到狂王,狂王騎馬逃離。狂王的兒子帶領部隊將公主和漢使圍在赤谷城。幾個月後,都護鄭吉帶領眾多國家的部隊來救城,圍困這才解除。

解憂擺了一席“鴻門宴”,但是命運似乎一直在嘲弄這個一直很努力的女人——泥靡只是傷而未死,國內支援站在匈奴那邊的貴族們出兵還擊,圍困了數月,漢朝出兵才解圍。不僅如此,漢朝還派了愚不可及的人來協調這件事情,這個人叫張翁。

漢朝派他出面的本意,是想暗中保護公主。但表面文章不能不做,所以把兩個起事的官員拉到長安砍頭,派張翁去審問公主,副使去治泥靡的傷。

張翁真的給公主用刑,還拽著公主的頭髮痛罵,副使敬業地把泥靡的傷治好了(這兩人難道是匈奴血統?人蠢到這個地步也不太容易)。解憂算是倒黴到底了,設計篡位,沒成功,自己孃家來調停,派來的人卻是兩個傻子。但是這個女人像仙人掌一樣頑強,她悄悄給漢朝天子上書。皇帝一看,這還了得,馬上把張翁拉回長安砍頭,副使閹了做太監。

國內匈奴勢力強大,解憂就是再厲害,但人心不平難撐大局。匈奴後裔的烏孫貴族們叫囂著要報仇,沒奈何,只有分裂。解憂的大兒子元貴靡統治大一點的地方,匈奴後裔烏就屠統治小一點的地方,內亂自此始。幾年以後,大兒子死了,解憂的孫子繼承王位,人們紛紛歸向了對面的小烏孫國——匈奴在烏孫的勢力太強大了,解憂徹底失敗了。

她18歲嫁到這個民族,努力了60年,為了把這個異族的土地變成漢朝的一部分,嫁人、生子、參政、奪權——什麼都做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她累了。

她想回家。

回到她魂牽夢繞的地方,她付出一切的地方。

於是,公主上書漢天子,請求歸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