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BarroqueChurches'裡有二百九十六張近照,差不多每張照片維持兩秒)。他經常會使用數塊銀幕(最多的一次是紐約世博會上的二十二塊銀幕,儘管並非所有畫面都是同時投射上去的),但他也發現,一塊銀幕上的動作複製相比幾塊銀幕上的同一個動作常常會具有更大的衝擊力。他經常會運用動畫手法來簡化資料,那樣可以更加快速和清晰地傳遞資訊。將銀幕一分為二,一半是真人演出,一半是動畫,這是他最成功的技術之一,兩者會給觀眾帶來不同的影響。他還會用旁白、聲效、音樂和畫面

來對位,同時呈現幾個相關的資料。

就像是他早期作品中類似麥克拉倫的那些地方,這些技術當

然都會過時。現在來看,多媒體投影就已經有點過時了,伊姆斯也已經不再做這個了。但是,他的電影卻能經歷時間的考驗,因為它們都建立在一種美學思想而非僅僅革新之上。(伊姆斯的獨特技

術有幾位稱職的實踐者:韋頓?加朗丁'WheatonGalentine'1954年的《踏板和線軸》'TreadleandBobbin'對應了伊姆斯的玩具電影;唐?列維'DonLevy'1964年的《時間》'Time'對應了伊姆斯的觀點電影。)儘管他的特技,某些情況下還有他早期作品中的觀點,都可能會變得過時,但伊姆斯的生活方式卻是最當下的。解答可能已 txt小說上傳分享

觀點的詩意:查爾斯?伊姆斯的電影(6)

經不再那麼迫切,但解決問題的工序仍能帶來美和知性的刺激。

正如《陀螺》是玩具電影的精進一樣,伊姆斯最近的兩部電

影,《十倍的力量》(PowerofTen)和《全國水族館展示》(NationalAquariumPresentation)是觀點電影技術的精進。這兩部電影代表了伊姆斯設計的兩種觀點,單一的或環境的概念,相比他早期的電腦觀點,來得更加具有普遍性。因了他帶給這些電影的美學思想的豐富性,它們所傳遞的觀點也不可避免地比原先希望的更震撼。《十倍的力量》是一部“草略電影”,它在一千名美國頂尖物理學家的###上被拿來播放。伊姆斯認為,這一草略應該能同時吸引10歲的小孩和專業的物理學家;它應該包含一種關於時空維度以及一種在理論上接近這些維度的聲音的“本能感情”。他給出的解答是一連串變焦鏡頭,從太空中已知最遙遠的一個點,到躺在邁阿密海灘上的一個男人手腕裡的一個碳原子。鏡頭從男人的手腕變焦到太空中一個假設的點,然後又變焦回來,經過男人的

手腕,進入原子的邊界。

向外時,旅行的速度是每秒10t/10米(時間除以十就是“力量”

———換句話說,40秒過後,你就已經在1萬米之外了)———也就是說,每旅行10秒,想象中的旅行者所經過的距離都是他在之前10秒內所經距離的十倍。這樣的情況下,從碳原子到已知的宇宙最遠點,所花費的時間是350秒。這一資訊以幾種方式來呈現:銀幕右面呈現的是真實的變焦過程,左面呈現的是一塊儀表盤,裡面的幾個表反映的是旅行的總距離、已經完成的十倍的力量、旅行者的時間、地球時間、光速的百分比。一個冷漠的女聲———機器人

空姐———快速、詳細地描述著旅行的每一秒鐘。旁白者還會帶來無關的、意料之外的資訊。“我們現在到達的地方,可以看見一分鐘

的遠距離光旅行。”她說,然後,一道一分鐘長的光線從我們眼前經過。此外,艾爾默?伯恩斯坦(ElmerBernstein)為影片所做的配樂

也很詭異,演奏的是一種微縮了的日本風琴。如此處理資訊,《十倍的力量》能夠給出比多銀幕展示更多和

更稠密的資料。銀幕本身就擁有大量的視覺資訊,超過人腦所能接受的。畫面上的每一個點都是一種持續的變形:面板變成手腕,手腕變成人,人變成海灘,海灘變成半島,如此繼續。每一次變化都改變了前一次變化的方圓尺寸,每一次變化都比觀眾調整平衡感的速度來得更快。光是變焦的畫面,那只是一種“經驗”,很可能被用在光影秀上(正如它被用在洛杉磯的酒吧中)。但《十倍的力量》的諷刺性在於,旁白和儀表盤需要的,正是觀眾無法做到的:對這次幻想之旅產生一種知性感覺。單調的旁白和動畫的儀表盤影響了認知的另一面;它們運用了吸引理性的慣常方法。這部八分鐘的電影,從第一幀畫面開始,觀眾就處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