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等待時機,穩定情緒,一定能擊退敵人。如果連我們當統兵將領的都驚慌失措,勢必會動搖軍心,給敵人創造進攻我們的機會!”
張溫等人商議之後,便向朝廷請命,言明‘羌兵國師技’的利害,請求朝廷派高軻當這支軍隊的國師。
這份奏摺一發出,無疑是對‘孔鉉等儒學一脈’赤*裸*裸的打臉了。當奏章回到朝廷的當天就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儒學一脈人多勢眾,極力辯解說張溫等人首戰失敗,便推脫責任,把戰敗的責任推到孔國師身上,妄圖魚目混珠,混淆是非,勸靈帝罷免張溫等人。
已經‘受到妹妹指示’的何進立時便跳出來為高軻撐腰,言儒學一脈不懂兵事、迂腐之極;雙方據以力爭,鬧得是不可開交。
最後靈帝被逼得沒辦法,便詢問高軻可有把握退敵?
高軻拱拱手,“退敵不敢言,但若是消解對方國師的狀態,扭轉我軍的不利局面,臣有十足把握。”
靈帝遂以高軻‘暫領’驃騎將軍之職,手捧帝詔,統帥全軍。這個‘暫領’並不是說高軻得到了驃騎將軍這個高位,而是戰時臨時任命……漢為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建立了全國統一的軍隊,並置於皇帝的嚴格控制之下。負責全**事行政的官吏為太尉,漢武帝時改稱大司馬。戰時臨時任命將軍統兵,地位最高的為大將軍,其下依次有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又有前、後、左、右諸將軍……高軻這個臨時任命,在戰後是要歸還的,算是靈帝不得已‘將所有軍隊置於高軻麾下’的一個舉措。本質上高軻只是名頭上的高位而已,是個有名無實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