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高軻的心總算落回了肚子裡,不用再為漢中的民政一事擔憂了。
解除後顧之憂後,高軻加快行軍速度,沒過多久就與皇甫嵩的軍隊匯合……此時已經是中平三年(186年)的秋季了。
高軻帶來的兵並不多,才區區一萬而已,面對‘只有五萬兵力’卻要對付‘十幾萬、且全民皆騎的羌人’的皇甫嵩來說,起不了決定性作用。
而且羌人前次兵敗,多因內部派系眾多、彼此不合、難以齊心導致。此次韓遂一家獨大,獨掌全軍,卻要比前次棘手得多。因此雖然有高軻的加入,雙方依舊維持了個不勝不敗的態勢。
轉眼就到了冬季,由於時常大雪封路,於是戰事一直膠著到了中平四年(187年)。
這一年剛開春沒多久,韓遂又再次聯合周邊剛興起的馬騰、王國等人,合兵進攻三輔,聲勢比先前更加浩大。
不久以後韓遂、馬騰攻到陳倉,與‘被皇甫嵩任命防守陳倉要道的高軻’交戰,危及長安和洛陽。靈帝急忙拜董卓為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共同解陳倉之圍。
高軻仗著陳倉牆厚,又兼黃忠、龐德之勇,死戰不退,無論對方如何挑釁,概不出城。弄得韓遂、馬騰二人焦頭爛額。且高軻有沈力架空飛行,可以隨意向皇甫嵩、董卓報之陳倉的近況。二人得知陳倉無憂,便不輕功冒進。如果馬騰、韓遂攻得緊了,便從旁策應,擾亂羌兵攻勢。
如此幾相配合之下,弄得韓遂、馬騰二人不勝其煩。不久以後韓遂、馬騰就在一次失誤之下,被漢軍鑽了空子;在高軻、董卓、皇甫嵩幾路大軍夾擊之下,大敗而逃。
自此韓、馬二人不得不退守武都,不想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武都附近山林’行軍的時候,又遭遇‘殷素芳的蜀繡營’奇襲……蜀繡營先是操控毒物,驚懼馬群,之後趁著他們陣腳大亂之際,群弓攢射。二人頓時被殺得人仰馬翻,一敗再敗;最後不得不退回金城、武威一帶苟延殘喘。自此羌人二次叛亂總算是告一段落。
因為此次大功,董卓又得到朝廷封賞;不斷升遷的董卓勢力急速膨脹,東漢朝廷為了遏制董卓權勢繼續滋長和蔓延,於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徵董卓為不掌實權的少府。董卓明白朝廷用意,便婉言拒絕,不肯就任。
靈帝病重,急忙召見董卓,拜他為幷州牧,所屬部隊隸屬皇甫嵩。野心勃勃的董卓自然對朝廷如此安排和任命不滿,便回奏靈帝說,“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為臣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北州,效力邊垂。”拒絕交出兵權,隨即率領自己所屬部隊進駐河東,以觀時變。
董卓自領兵征討羌胡、鎮壓黃巾軍以來,因戰功顯赫,受到朝廷多次重用,不斷升遷,尤其是擊敗韓遂等人的進攻後,他的勢力日趨壯大,形成了一支以涼州人為主體、兼雜胡人和漢人的混合軍隊。朝廷雖然對董卓加以抑制,但羽翼日趨豐滿的董卓自恃戰功與威望,越來越變得野心勃勃,目中無人。
朝野之事,我們暫且不提。卻說高軻回到漢中之後,朝廷並沒給高軻提另封賞,不過卻將上庸一地併入漢中郡,供高軻管轄。那個蕩寇將軍的封號並沒有收回,算是一項變相的獎賞。
殷素芳這‘耗費大半年時間組建的蜀繡營’著實給了高軻一份驚喜,回到漢中以後高軻就迫不及待向全軍為殷素芳表功;眾人也沒料到一女營竟然有如此功績,詫異之餘心中也漸漸認可了這支‘在普通人眼中如同玩笑、在士大夫眼中純屬無知’的隊伍。
殷素芳因此功被高軻升為錦繡校尉,統帥這支特別部隊。令高軻感到詫異的是,在冊封這支隊伍的時候,他意外發現這支隊伍的高層多了一人。此人年約十八,生得柳眉鳳目、頗有英氣。
高軻用‘真視之眼’一掃,發現這女子的資料還不低……
個體資訊:王異
天水人,自幼頗有見識與才氣,被其父感嘆曰,吾真恨不得吾女生為男身。
統帥:72(決定一個部隊正常情況下計程車氣。統帥越高部隊士氣越強。)
武力:28(決定個人在鬥將過程中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個人武力。)
智力:82(在原有學識的基礎上,智力越高的人軍事謀劃能力越強。。)
政治:79(在原有學識的基礎上,政治越高的人對於工農兵商各項措施的理解度越強。)
評價:如果從軍足以擔當雜號將軍一職,從政的話足以匹配郡守一職。
……
高軻問之王異來歷,殷素芳笑曰偶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