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隨即領令而出。
曹操沒想到這麼快就支走了呂布,心中暗道:“今日真是這老賊活該喪命於此啊!”
隨即二人有談論了些朝政,董卓對於曹操的見識愈發的讚賞。
董卓畢竟年紀大了,談著談著就有些困了,隨即就有些懨懨欲睡起來。
曹操見董卓瞌睡,便想拔刀刺之,但是因為前兩次前車之鑑,畏懼董卓力氣大,便未敢輕動。
董卓身形胖大,不耐久坐,不久以後倒身而臥,轉面向內。
曹操心道:“此時正是好時機!”急忙掣寶刀在手,正待要一刀刺下,不想董卓只是瞌睡,還未真正睡熟,偶然之際被看衣鏡中‘七星寶刀的刀光’晃得眼睛一花,隱隱約約瞧見似乎曹操在背後拔刀,不由得一驚而起,回身大喝道:“孟德何為?”
此時恰巧呂布尋馬回來,已牽馬至閣外。曹操見事不可違,心生惶恐,於是持刀跪下曰:“操有寶刀一口,特獻上恩相。”
董卓聞言心中稍定,接過七星寶刀來看了一下,見其刀長尺餘,七寶嵌飾,極其鋒利,果然是一柄難得的寶刀,“好刀……果然好刀……!”見呂布走進閣內,便遞與呂布收了。
曹操解開刀鞘遞給呂布。
董卓這才想起剛才‘他吩咐呂布找馬’的事情,一把拉住曹操的手,“來來來,看看奉先選的馬匹如何呀。”說著便引操出閣看馬。
曹操心思怎麼可能在馬上?他現在心裡七上八下的,實在是惶恐至極,只不過是面上強制鎮定罷了。
董卓看了看呂布選的馬,便笑道:“奉先果有眼光……好馬,選的真的是一匹好馬。”
曹操拜謝道:“謝董公此馬,我可否試騎一下?”
董卓應允,吩咐手下將鞍轡放好。曹操遂牽馬出相府,沒敢回府,直接加鞭望東南而去。
呂布待曹操走遠了,想起他方才瞧到的情形,略有些猶豫的對董卓道:“義父,適才曹操似有行刺之狀。”
“鞥?”董卓聞言一怔。隨即回想起方才的種種行徑,便略有些躊躇道:“我也有些疑惑。但是我待他甚厚,想他不至於如此吧?”
“義父,知人知面不知心。我懷疑那曹操原本是要行刺與你,但是被揭破之後,故意裝作獻刀,意圖矇混過關。”
董卓聞言神色一變。
正說話間,適李儒至,董卓便將此事告訴了李儒。
李儒沉吟了少許說道:“曹操在前朝弘農王在位的時候,便無有妻小在京,只獨居寓所,可見他在太平之時,便早有算計。自他歸丞相後,我與其幾番交流,便知其乃生性多疑之輩……丞相可令人去召他前來,如果他心中坦蕩,隻身前來,則是獻刀;若是他推託不來,以他多疑的性格,則必是行刺無疑,那時便可擒而問之也。”
董卓點點頭,“派人前去召他。”
隨著董卓一聲令下,府中即差‘獄卒四人’往喚曹操。去了良久也沒有等到曹操,隨即獄卒去街上打聽,探得原委,便回報道:“曹操不曾回寓,而是乘馬飛出東門而去。門吏問之,曹操說‘是丞相差我有緊急公事出城’,門吏不敢攔他,他便縱馬出城去了。”
李儒便道:“操賊心虛逃竄,行刺無疑矣。”
董卓大怒道:“我如此重用他,他……反欲害我!嗨……!”一時間氣得胸脯急劇起伏了起來。
李儒道:“丞相,此事可能還有同謀之人。”
董卓聞言一怔,“同謀?嗯……務必拿住此賊,捉拿同謀!”隨即命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言凡是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且說曹操逃出城外,飛奔譙郡。路經中牟縣,見城牆旁有自己畫像,便帶一斗笠,隨押草民眾,想要矇混過關。結果被一幼稚兒童叫破,隨即守關軍士一擁而上。
曹操大叫道:“你們為什麼抓我?你們抓錯人了。你們抓錯人了!”然而無人聽從於他。
沒過多久,他便被帶到縣令面前。曹操申辯道:“我是客商,複姓皇甫,你們抓錯人了,快放我出去!”
縣令熟視曹操,沉吟半晌,“倒是有些相像。”
曹操聞言喜道:“對對對……天下相像之人極多,你們錯拿於我,我並不怪你們,快放我出去!”
縣令哼笑了一聲,吩咐左右道:“暫且監禁起來。”
曹操聞言大驚,“哎……你們抓錯人了,你們抓錯人了。明知抓錯人,為何還要關我?”
眾差役無人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