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於是便定下計策,令王方假做慌亂,向張修等人詐降,自己卻帶著大軍埋伏於關後。
張修等人不知是計,因為早已知道高軻不在漢中,正在三輔之地與董卓死磕,便信了王方,於是領兵進關……不想在進甕城的時候,遭遇徐榮伏擊,張修、張魯當場被亂箭射死。
殺死張魯、張修後,徐榮不敢怠慢,命王方帶著‘他手下那些熟悉山地作戰’的兵丁,穿上蜀兵服裝,連夜趕往劍閣、白水關、葭萌關等險要。謊稱張修大勝,命他們告知劉焉,請他增兵入漢中,平定徐榮等殘餘勢力的反抗。
這些守將一時間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不知是計,均被詐開城門,兵敗被殺。自此漢中通往蜀地的各處險要盡皆歸入高軻麾下。
劉焉聞言是又氣又恨,命大將嚴顏提兵來奪,不想王累與嚴顏素來交厚,在兩軍陣前大罵劉焉無德,身為漢室宗親,卻妄圖自立。聽從董卓反賊的命令,將‘苦心營救陛下的高軻’逼入絕路,其真乃忘記祖宗宗廟、枉為人子也。
這一番話說得嚴顏滿面羞愧,遂棄械而降。遠在上庸的高軻聞言大喜,遂拜嚴顏為忠義校尉,名其鎮守葭萌關。並命令李峰暗暗派人在蜀中造謠,將這段時間董卓的所作所為、以及高軻在京師的境況、還有劉焉怎樣忘記祖宗宗廟、勾結反賊董卓、殘害宗良等等行徑公之於眾。
並宣告‘劉焉州牧之位’乃先帝親賜,他高軻不想違背聖意,但是唯恐劉焉在他平反賊、迎聖駕的途中捅刀子,故暫借葭萌關等險要,等到他平定董卓反賊、乾坤明朗了再歸還。但凡漢中士兵絕不邁入蜀地一步。
劉焉聞之氣得是吐血三升、從此一病不起。
而‘益州之地的名人義士’在得知了高軻忠義之名、同時見證了‘高軻佔據了葭萌關等地’之後,並沒有攻取‘一馬平川的梓潼’等地,便信了高軻所言。隨即競相傳頌起高軻的賢明來。一時間不少名人義士紛紛北上漢中投奔高軻。
其中有一人姓張名任,益州蜀郡人,據傳他自小出生於貧寒家庭,自年少就膽大勇敢,為人有志向節氣。因被高軻忠義之氣所感,特來相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