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0部分

嘖嘖,所謂的‘侵略如火’啊!”

看著標在地圖上的一個個箭頭,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大明江山戳得千瘡百孔,王秋忍不住讚歎起來。

“……哎,雖然是彼此廝殺了好些年的老對手,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皇太極確實是堪稱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總是能夠化不可能為可能——儘管大多數時候主要都是因為他的對手太喜歡作死……”

剛剛跟女真使者談判回來的黃石大帥,一邊把軍帽掛在衣帽架上,一邊如此嘆息說,“……事實上,在攻入北京之後,皇太極的處境並不是看上去那麼好——關寧軍對大明固然是忘恩負義、腦後生反骨,對女真人難道就會忠心耿耿?萬一被鑽了空子反戈一擊,那麼這幾萬八旗兵就別想回遼東了。

然後,北京城裡的勳貴大臣,雖然是望風而降,但如果真的大肆招降納叛,讓他們搖身一變成為新朝顯貴,那麼且不說這些人是何等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還無異於放過嘴邊的肥肉。可要是直接大肆拷掠,榨取他們的財產,那麼發了財的八旗兵固然是高興了,可是以後還有誰敢歸順?

此外,還有遍地的流民,蔓延的瘟疫,斷絕的漕運……總之,皇太極這次進北京,遠遠談不上什麼大功告成,而是一屁股坐到了火坑上。如果沒有我們運來的這麼多糧食,他的處境還會更艱難。”

說到這裡,黃石忍不住嘆了口氣,“……所以,對於皇太極剛剛派人來提出的新交易,我感覺很猶豫。”

“……哦?什麼交易,繼續拿人口換糧食?我們這邊絕對是多多益善!”莫茗少將不假思索地說。

“……不是,今天被驅趕過來的這些流民,已經是後金朝廷‘官方’組織過來的最後一批貨了,以後最多隻會有一些私下的小規模人**易,不會再有這樣大規模的‘賣豬仔’了——畢竟皇太極也很清楚,人口才是最核心的生產力。如果把人口賣掉得太多了,那麼明年的田地就會繼續被拋荒……所以,在把京畿的流民削減到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以後,他就不打算再向我們販賣人口了。”

黃石如此說道,“……可他還是想要從我們手裡獲得更多的糧食、布匹、燒酒、藥物、食鹽和其它日用品……其實原本連軍械和火藥都想要購買的,但被我拒絕了。”

“……那他拿什麼來支付?該不會是想賒賬吧?”王秋有些吃驚地說,“……還是說他捨得掏銀子了?”

“……不是,他把紫禁城搜了個底朝天,折騰出一堆據說很值錢的古董,甚至連大殿上的銅龜和金絲楠木柱子都拆了,想要用這些玩意兒來抵賬……”黃石攤了攤手,“……這筆生意要做嗎?”

對於古董這種破爛玩意兒,在座的諸位都興趣不大。不過,在這個冬天給女真八旗兵輸血,讓他們在失去利用價值之前,對明廷造成更大的破壞,乃是華盟近期的戰略決策。所以在請示了後方的意見之後,前線眾人還是捏著鼻子同意了這筆交易,只是價錢得儘量往下砍。

畢竟,想要扭轉國人安土重遷的保守思維,從中原故土榨出大量的人口,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這片土地陷入長時間的毀滅性戰亂。說得難聽一點,八旗兵在關內造成的破壞和恐慌越嚴重,穿越者們吸收移民就越容易——反正按照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他們本來就是統統都要死的……

敲定了這筆生意之後,艙室裡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眾人開始一邊喝茶,一邊討論些不重要的話題。

“……對了,既然皇太極把紫禁城都給拆了,那麼他在北京住哪兒?”莫茗少將不經意地問道。

“……一開始是住在中南海,後來又搬進了內閣首輔溫體仁的府邸,根本就沒在宮裡待過多久……”

黃石答道,“……其實,皇太極這傢伙一向不怎麼注重享受,生活上可能還沒有明朝的知府講究呢!”

“……我想也是。怎麼說也是一代明君麼!”王秋附和道,“……記得是在初中的時候,我曾經去瀋陽故宮玩過一次,發現皇太極的日常起居,似乎很符合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帝王生活形象:

皇太極和他的幾個妃子,似乎都是住在一座鳳凰樓上,正宮娘娘住正房,其他的女人住偏房。每個房裡都有火炕,還有鍋灶,民間說的東宮娘娘烙大餅,西宮娘娘剝大蔥,估計就是這樣的。而且,不算後來清朝增修的建築,在皇太極的時代,整個瀋陽後宮也就是地主大院的水平,皇太極和隨便哪一個女人嘿咻,估計全院都能聽著響聲——反正我很難想象孝莊和海蘭珠住在斜對門,低頭不見抬頭見是啥感覺……”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