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部分

人品都要好,家裡差點無所謂,嫁妝方面好商量。我家的人,難怪我還給不出副嫁妝來?”

媒婆子奉承小玉說:“宋夫人真是慈悲,當了您家丫頭真是三生有幸呀,還給貼厚厚的嫁妝。要不怎麼城裡人都說,宋夫人都是活菩薩?”

那一年小玉在城外施粥,名聲傳揚出去,誰都知道宋家的夫人最樂善好施。小玉吩咐過美味居的方掌櫃,要是再有災民,便再組織施粥,救濟他們的生計。所以很多貧民都知道有這麼一位善良的宋夫人,甚至有人在家裡給她默默燒香祈福。

小玉隱約聽人說起過這些事,現在媒婆子當面誇她,她反倒不好意思。這時代民心淳樸,得了一碗粥飯就感恩戴德,哪像後世某些受人資助讀完大學的貧困生,連去見捐助人一面都不願意。

既然是要做媒,小玉分別和水清雲聊了聊,問問她們有沒有心上人,免得自己棒打鴛鴦。這些女孩子年紀其實不小了,現在女主人要親自給她們找夫君,哪裡有不願意的?但是一個個又扭捏地不說話,只會玩手指擰著衣角,連平時最活潑的孟夏和小玉聊的時候都只顧卷著自己的衣帶子,什麼意見都不說。

小玉做媒不是兩三回,按理說也是個熟手了,但是還是一次次的被這些害羞的古代少女給弄得哭笑不得。難道又組織一次相親活動?

還別說,這個點子可以考慮下。。。

想到相親活動,小玉又想起半年前的賞荷會,那時候看著曾懋和楊蓓蓓,戚昇和秦春雁都有點不尋常。。。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發展呢?

——————————————————————————

瑞雪紛飛,臘八節很快就來到了。

而遠在邊關的親人,依舊沒有回來。

第一百九十三章:寶剎討粥

惠娘好奶孃給小少爺明兒穿上暖洋洋的小棉襖,頭上戴上虎頭帽,還多裹了一件錦緞小馬甲護著背心。

小玉走到客廳看見兒子穿的像個小圓球,禁不住樂了:“哎呀,你們給他穿戴這麼多,他手腳都動不了了。”

惠娘認真的說:“夫人,這寒冬臘月的,小孩子家出門穿暖和點好!”

小玉見大家都堅持,也就不多說什麼了。這農業社會底層人民生活苦,生下的孩子許多都活不長,惠娘自己就夭折了幾個孩子。所以她們潛意識裡總認為孩子就是要護著,不能餓了冷了,不然就活不下去。

小玉知道要讓孩子適當的接觸大自然、適應大自然,才能增強免疫力,將來更健康。不過現在她也不想長篇大論的和這幾個婦人談育兒經,還是出門要緊。

現在宋府當然也置辦有自己的馬車,不然老是要去僱馬車也不方便。宋代官員的俸祿之高是空前絕後的,即使在國運不濟的南宋,官員們的待遇依舊不錯。如今即使小玉不做生意,宋府的生活也能夠很好的維持下去。

梨花把小玉扶上馬車,奶孃帶著明兒也坐到了車廂裡。這輛馬車不小,小玉、梨花、奶孃、惠娘幾個大人坐在裡面依然覺得很寬敞,保暖也做得很好。車伕一揚馬鞭,兩匹駿馬撒開蹄子就往城外奔去。

“天寧寺還有多遠?”

小玉抱著明兒,捏著他的小拳頭,問身邊的梨花。

梨花說:“出了城不遠就到了。估計今天去天寧寺的人會很多呢!”

今天是臘八,依本地習俗,家家戶戶都要煮臘八粥。

這會的臘八粥好後世純用豆子和糯米做得臘八粥不太一樣,是用胡桃、松子、乳草、柿、粟之類作粥,煮起來香氣四溢,非常美味。

小玉帶著兒子去天寧寺,也是因為今天天寧寺的施粥活動。

每年到這個時節,各大寺廟就會做浴佛會,並且煮七寶五味粥也就是臘八粥送給信徒和民眾,以為祈福之意。

最近明兒有些小病,小玉雖然知道小孩子害病很是正常,但是做母親的誰不想兒女平安康樂?惠娘便提議說,去天寧寺討些“佛粥”來吃,對小孩子有好處。小玉也想出門散散,便同意了這建議,所以才有這一大早出門的事兒。

馬兒跑得又快又穩,小玉暗贊宋華找的這個馬伕真是不錯,手勢好得很。城外各處全都銀裝素裹,一片銀白的世界。小玉剛撩起窗簾看了一眼,就被窗外寒氣逼了回來。好冷!

天成,你那邊是不是更冷呢?

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

果然如梨花所料,這來天寧寺討粥的人不是一般的多。不但有許多騎馬坐車來的達官貴人,也有很多短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