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非是因為大禹治水,勞苦功高而祭祀他,而是因為要挖開他的墳墓,怕其怪罪,所以先行祭祀。
緊接著,早已安排在此處的人手便開始發掘大禹墓。在大禹墓室中果然發現了軒轅神劍,始皇不敢動墓中其它東西,照原樣將墓又封了回去。
因為徐福屢屢無功,始皇已起了很重的疑心,也不抱太大希望了。而且最近覺得自己身體越來越不適,所以下定決心,要去破陣救蚩尤,求得長生不老。始皇剛想帶著劍和圖,轉頭“巡遊”四川。河北邢臺那邊傳來了好訊息,原來先前派出的人手竟然在當地找到了蚩尤墓,而且還將其屍身挖了出來,還說蚩尤屍身除了缺個頭顱,不僅沒有腐爛而且堅硬無比,刀槍不入。始皇大喜,決定親自去看看,然後帶上蚩尤身體一起去四川。他坐船沿海北上到達山東萊州,然後直奔河北邢臺。
蚩尤身體為何在河北邢臺呢?原來黃帝涿鹿之戰後,進軍邢臺一帶擊潰蚩尤盟軍邢天部族,順便埋下了蚩尤的身體。
始皇樂極生悲,由於旅途勞累,在山東的平原津就患重病倒下了。嬴政誠惶誠恐,認定是因為挖了大禹之墓,得罪了他,所以就降罪,讓自己患病而終。但他還是留存一線“希望”,派隨行大將蒙毅趕回去,再次隆重祭拜大禹,請求其寬恕。始皇心虛作怪,擔驚受怕,病情越來越重。他深知自己的大限已到,無法活著到汶川,於是開始安排後事。當務之急是趕快確定立儲之事。他將二十幾個兒子一一進行掂量,覺得胡亥雖然最得他的疼愛,但知子莫若父,此子昏庸無能,不成器;長子扶蘇雖屢屢與自己政見不合,但為人“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再加上大將蒙恬的輔佐,無疑會是一位賢能的君王。當下始皇不再猶豫,召來兼管著皇帝符璽和釋出命令諸事的趙高,讓他代擬一道詔書給長子扶蘇。這時扶蘇和蒙恬一起在邊關,始皇命他將軍事託付給蒙恬,趕回咸陽主持喪事。這實際上已確認了他繼承者的身份。詔書封好後,始皇吩咐趙高火速派使者發出,豈料老奸巨滑的趙高假意允諾著,暗中卻扣壓了遺詔。始皇另外秘密招來一名親信,將軒轅寶劍交付,讓他到邊關送給扶蘇。由於怕這名親信知曉其中秘密,寶圖沒有一起交給他,而是讓他傳話五個字“蜀地臥龍村”。
始皇一直用意志力堅持,到了河北邢臺附近的沙丘,見過了蚩尤的身體,才合上了他的雙眼。臨終前,取出密圖一分為二,分別交給趙高和李斯,讓他們來日轉交扶蘇。一代天驕,滿懷遺憾,長辭於世。
十一、趙高作亂
始皇一死,趙高、李斯、胡亥看著那具放在箱子中的無頭怪屍驚訝非常,不明白怎麼回事。透過詢問那些送來屍體的人,他們知道了原來此屍身竟是2000多年前的蚩尤。雖然不知道為何,但是肯定和古圖有關。兩人取圖同觀,都是一頭霧水。只是推測這圖可能是一個古陣,陣裡好像有什麼凶神。而且有可能和蚩尤有關。但趙高認為秦始皇既然花了這麼大力氣,又搞得這麼隱秘,其中肯定有莫大好處。看著李斯那半張圖,想著什麼時候奪過來。
丞相李斯鑑於皇上死於宮外而太子又未確立,害怕天下人知道真相後大亂起來,也擔心秦始皇的諸多兒子紛紛起來爭奪皇位,於是封鎖了訊息,密不發喪。但是此去咸陽,路途遙遠,時值七月,天氣炎熱,這始皇屍體運到咸陽恐怕要爛得不行。趙高看到始皇和蚩尤的身形非常相似,都是高約2米。於是想了一個移花接木的法子,砍下始皇的頭,盛在裝有石灰的盒中。將始皇的屍身脫光裹在白布裡,放到原先盛蚩尤屍身的箱子裡,詐稱是蚩尤的屍身,讓來人埋回原來墓裡去。而蚩尤的屍身則留在了御車上。又讓人用木頭刻一人頭,戴上假髮,然後粘連在屍身上。隊伍隨即起程趕往咸陽,所經之處,進獻食物、百官奏事一切如故。當時除了隨行的胡亥、李斯和五六名寵幸之臣知曉始皇已逝外,其餘的人均被矇在鼓裡。
一天傍晚,車隊停下住宿。趙高覺得時機已到,便帶著扣壓的遺詔來見胡亥,勸他取而代之:“而今大權全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手中,希望公子早作打算。”胡亥早就夢想有朝一日能夠登上皇帝的寶座,只是礙於忠孝仁義而不敢輕舉妄動。現在聽趙高一番貼心之語,蓄蘊已久的野心不禁蠢蠢欲動起來,但仍還有些猶豫,嘆息道:“父皇病逝的訊息還沒有詔示天下,怎麼好就去麻煩丞相呢?”趙高早已摸透了他的心思,胸有成竹地說:“公子不必再瞻前顧後,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事沒有丞相的支援不行,臣願替公子去與丞相謀劃。”胡亥正求之不得,立即答應了。
李斯是秦朝開國元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