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手中拿著一把八十公分左右的刀。這種刀子有點像古裝裡面的那種達到,不過麼有那麼寬。它刀身狹長,約成年人兩隻寬,刀刃倒是很鋒利的。傳說以前是村民們習武用的,每個人都有一把。不過後來安穩日子過太久,基本上就沒有人再學習武術,進山打獵也改用獵槍了。滿滿演變下來,刀,就成了年輕人進山砍伐野草和灌木的工具,順便還可以用來防身,防備有猛獸前來傷害。帶領他們進山的組長龍程剛倒是帶了一把匕首和一隻獵槍。最然常年進山沒有遇到上面特別厲害的猛獸,但是又被無患。再說,沒有大型野獸也可以順便打幾隻野兔和山雞回去改善伙食嘛。在玉馬塘這樣的野山村,從來就沒有禁止狩獵的說法。只要願意,老虎都可以打。不過近年來很多人在外面打工,有了見識,也知道很多動物是珍惜物種,不能隨便打的。話說回來,屬於國家級別的珍惜物種,這裡也不多,其中最多的是娃娃魚和黔金絲猴。這兩種東西一般老百姓也不拿他們當成獵物,原因是猴子太瘦,沒肉。而且經過很多年和人相處在同一片森林,這種通靈的動物早和人熟悉了,也瞭解人性。只要察覺有帶獵槍和一絲不良企圖的,早就離他們遠遠的。至於娃娃魚,它那嬰兒般的啼哭聲和人手指的魚掌,村民們開始視之為不詳之物。後來有了認識,在政府的宣傳之下,也沒有人去動他們。這也許就是山裡人的淳樸和耿直的地方,經過世代的傳承和教導,人們與大山之間有了一種共同的依存關係,這種關係就如同一種精神契約,沒有文字,大家默默地自覺遵守。
在這裡,山裡人有很多規定。比如不打哺乳期的獵物和孵蛋期的鳥,不能在森林深處隨意生火,即使生火,離開的時候也要用水或者土把火種熄滅才能離開。正是這種近乎迷信的行為規範,保證了森林的安全與物種的平衡。
走過村裡的莊稼地,開始進入林區。隨著不斷深入,各種三人從未見過的樹種讓三人目不暇接,山裡偶爾顯現身影的小動物更是他們歡呼不斷。原本對進山之行不是很上心的王東海和龍正橋也興奮起來,時不時揮舞手中的長刀,追趕出現不遠處的小動物。沒有太多狩獵經驗的他們,憑藉這些簡易的工具是完全不足以威脅的小動物們的生命。它們像知道三人的稚嫩一般,跟隨著幾人的腳步,時隱時現。當然,對於組長龍程剛來說,此行的任務就是把三人送到的後三禁地逛逛,然後帶他們回村。現在,還不是打獵的時候。回來的過程中,可以隨時打到獵物,要的不多,夠吃就行。
山路越來越陡峭,如果不是前任開拓的一些羊腸小道,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能走動。即使是那些有人走過的毛毛路,經過一年的生長,也佈滿各種灌木和野生藤。龍逸峰主動請纓,在前面揮舞著刀開路,王東海和龍正橋緊隨其後,龍程剛拿著獵槍在後面照應。大概走到半山腰,各種植物的種類好像又有不同,山間瀰漫著一層薄薄的霧氣,把整個大山籠罩得如幻如夢。龍逸峰等三人雖然從小長在大山中,但是也沒有來過這麼原始的森林,面對各種奇妙的物種和植被,禁不住一個勁地感嘆。
不過,隨著他們一行靠近山頂的位置,終於明白為什麼村裡一定規定少年們一定要到一定的年齡才可以進山了。及時長期在大山生活著,更小的孩子的體力還是不足以攀爬這樣的大山,而且還要邊走邊開路。龍逸峰等三個小夥伴都已經累的汗流浹本,好像正在置身於炎熱的夏天一般。看著艱難攀爬的三個少年,跟隨在後面的龍程剛也沒有吱聲,更沒有幫忙。這進山過程本身也是對村裡年輕人們的一種鍛鍊。據說在更早之前,對進山的少年還有要求,要求他們帶回一些自己需找的食物,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其他種類的可食用的東西。能夠待會食物,那就證明你可以依靠大山生活,不愁吃穿,不需要照顧和餵養,變成一個成年人啦。
跟在龍逸峰背後的王東海和龍正橋此時已經沒有體力接替龍逸峰了,開始在平地上的時候二人消耗太多力氣用於追逐小動物,到了現在的爬坡階段的後期,他們已經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了,別提還要去披荊斬棘做開路先鋒的事情。正在前面開路的龍逸峰雖然比較吃力,但是並沒有後面的兩人那麼累,常年跟隨爺爺早鍛鍊,加上爺爺的有意培養,龍逸峰算是村裡面沒有把武術荒廢的少年之一,而且在這些少年之中,他還是最勤勉的一個。身體素質的強弱往往就是在最關鍵的時候體現出來,看著雖然因運動激烈而面紅耳赤的龍逸峰,後面的王東海和龍正橋不免有一些汗顏和自愧弗如。相比之下他們還大龍逸峰一個多月呢。倒是跟隨在三人本後的龍程剛,經過近三個小時的攀爬,僅僅是微微冒汗,絲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