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4部分

我沒有聽錯吧,真的是蔡邕的焦尾琴?”

“唐青huā,你別總是打岔行不行。”俞飛白怒目而視,沒好氣道:“先給我憋著,等王館長解釋清楚了你再叫。”

“呃……”唐清華無語了,一肚子的疑問卻沒人解答,其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呵呵,不急,我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的交流。”王館長溫和笑道,實際上在知道結果的剎那,他的心情也是非常ji動,簡直難以用筆墨形容。

昨天呂珍把古琴送去檢測的時候,故宮的一幫專家經過目測鑑定,也覺得是仿品可能性比較大一些。不過為了慎重起見,馬上安排儀器檢測。

也沒huā多長時間,檢測的結果就出來了,卻讓大家感到非常的意外,難以置信。因為資料資料表明,古琴的歷史已經超過了一千九百年。要知道,儀器檢測儘管有誤差,但是誤差最多是上下浮動幾十年而已,不會超過一百年的基數。可是現在卻顯示一千九百年,比大家預計的一千四五百年,足足多了將近五百年的差距。

這個的結果,讓大家茫然不知所措,好久之後才反應過來,帶著患得患失的心情,又反覆檢測起來。兩次、三次……十次,二十次,一直檢驗了三十次,每次的結果都相差不多,才讓大家接受了這樣的事實。

接下來的情形也不用多描述了,研究室的人狂歡慶賀,越來越多的人聞訊而來,根本顧不上休息,連夜研究,想要破解琴身不朽之秘。

一夜奮戰,通宵達旦,直到天色破曉,才總算是有了一點兒成果。

王館長緩緩的講述,長嘆道:“小友,你不知道呀,剛才我說要把古琴帶出來,有幾個傢伙死活不肯,幾乎要和我拼命。好說歹說,他們好不容易才同意了,但是務必讓我把東西拿回去,不然的話,他們非吃了我不可。所以,你看……”

“咳,王館長!”王觀避而不答,只是好奇問道:“您還沒說呢,到底是什麼原因,才使得琴身兩千年而不見腐朽毀爛?”

王館長有些失望,不過卻也沒有賣關子,直接揭示了其中的緣由:“說了你們可能不信,但是研究的結果卻表明,琴身之所以能夠這麼長時間不朽,那是由於整個琴身木質的內部,蘊藏了一種罕見的元素……”(未完待續)

第387章 貪圖名利?

“什麼元素?”

王觀等人聞聲,自然是急忙追問起來。。

“這種元素具體是什麼,我們還沒有研究出詳細的資訊,所以只能根據它的特徵,暫時命名為碳化元素。”王館長笑著說道:“所以我們才希望把古琴帶回去,繼續做深層次的研究。”

王觀還是沒有說話,如果說只是借一段時間,僅供研究之用,他倒也無所謂。但是就怕像周老說的,這是劉備借荊州,有借沒有還,那他豈不是欲哭無淚。

見此情形,王館長心裡又嘆氣起來,甚至在想,為什麼國家沒將古琴列為青銅器一個等級的文物呢。這樣的話,根本不需要什麼廢話了,直接強行徵辟……

也難怪王館長有這樣的心思,主要是這張古琴太珍貴了,不對,珍貴這個詞,已經不能用來形容焦尾琴。要知道,在國人的心目中,這琴已經不是物品,而是一種文化象徵。

作為現代人,王館長感覺自己真是三生有幸,好幾輩子修來的福分,才有這個機會親眼見到這件傳說之中的國寶重器。

與此同時,俞飛白莫名不解道:“王館長,這種碳化元素,到底有什麼作用?”

“碳化元素,顧名思義,那是我們在碳化木得到的靈感,才起了這樣的名字。”王館長拋開了思緒雜念慢慢的解釋起來:“你們應該知道碳化木其實就是炭化木,那是經過高溫炭化處理的木材,具有極強的防腐悔…,川“我明白了。”俞飛白叫了起來。

一瞬間,眾人也恍然大悟,立即想起了焦尾琴的傳說。

“呵呵,明白就好。說白了,就是木材在碳化過程中,內部的絕大部分菌類和全部的蟲類在高溫空氣中被殺死,才使得木材的壽命延長了。”

說到這裡王館長忍不住嘆聲道:“蔡邕聽琴,桐薪鳴灶,所而成琴,其尾殘留焦痕,故名為焦尾。就是這一場火,才使得焦尾流傳至今,也稱得上是得天獨厚,莫大的造化。”

“這…,未免太神奇了吧。”俞飛白咋舌道:“那回頭我也弄一根梧桐木去烘燒,再請人所製成琴,指不定又能流傳兩千年。”

“飛白這不一樣。”

此時,錢老輕笑道:“焦尾琴之所以能夠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