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官員才能使用。”俞飛白輕聲道:“而且,革帶的演變,到了明代的時候,已經形成了一套森嚴的規章制度,甚至不象唐宋時代那樣起束腰作用,而變成純粹裝飾的用具了。”
王觀微微點頭,又聽俞飛白繼續說道:“根據典籍的記載,明代的玉帶,帶銙的形制、數量、組合非常有規律。其中革帶前合口處曰三臺,左右排三圓桃,排方左右曰魚尾,有輔弼二小方,後七枚,前大小十三枚。”
“由此可見,標準全套的玉帶帶銙的數量應為二十塊,包括兩塊鉈尾、四塊輔弼、六塊圓桃、八塊排方。”
俞飛白列數道:“盒中的帶銙,都符合這樣的標準。而且,帶銙上的雕花紋飾是雲龍紋。五爪為龍,是皇帝專用。四爪、三爪為蟒,是皇子王爺、公侯貴族,以及一定品級的高官,才可以使用。”…;
“這是四爪的。”王觀拿起一枚圓桃形的玉塊,細緻的打量上面的紋飾。只見紋飾上的雲龍紋,龍為四爪,龍身細長盤曲。紋飾及邊框邊緣磨掉了鋒稜,呈現出較為光滑的輪廓線,細緻的拋光,使帶銙正面及側面的瑩潤光澤完美的體現出來。
在陽光照射下,這枚圓桃玉帶銙,晶瑩剔透,非常的完美無暇。
“這是和田玉料。”
俞飛白又在旁邊說道:“白中泛青,應該是屬於青玉,玉質表面有柔和光澤,晶瑩潤澤,帶著玻璃的質感。而且刀工雕刻,玲瓏浮突,顯得雲龍紋非常的層次,具有立體效果。”
王觀點頭,拿起其他玉塊,逐一觀察起來。
不久之後,王觀把玉塊放下,俞飛白急忙追問道:“你覺得怎麼樣?”
“該說的,你都說完了,我還有什麼好說的。”王觀笑道:“我認為,這東西是確實是明代的玉帶。”
之所以這麼肯定,那是因為王觀在察看玉塊的時候,已經使用了特殊能力,在每塊玉塊上面都看到了一層明黃色的寶光。
有了這個依據,王觀自然可以肯定,這些玉帶銙,絕對不是贗品。當然,在檢查的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吸走了玉塊上的寶氣。
得到了王觀的肯定,俞飛白也徹底鬆了口氣,臉上掠過一抹興奮之色,隨之又鎮靜下來,轉過身,以商量的口吻道:“老闆,這東西很好。不過,價錢是不是太高了。”
“五十萬,不算高啊。”
店主振振有詞道:“品相這麼完好,二十塊帶銙全部齊全的玉帶,大多數有儲存在一些博物院裡,在市面上非常罕見,就算有錢也未必能夠買得到。”
儘管承認店主說得有理,不過該砍價還是要砍價的。俞飛白耐心的與店主磨起來,先把五十萬砍去大半,然後從二十萬開始,一點一點的往上新增。
幾分鐘之後,店主有些不耐了,擺手道:“我們出去喝茶,慢慢談。”
“也好。”
俞飛白欣然點頭。
三人走了出去,來到店面會客小廳,店主泡了壺茶,一邊喝茶,一邊繼續協商。
之後,俞飛白與店主你來我往,王觀時不時在旁邊幫腔,一壺茶見底,才算是達成了交易的最終價格,三十九萬元。
談妥之後,店主叫夥計看店,自己帶上玉帶,與俞飛白出門了,到銀行轉賬去。
王觀逛了半天,也有些累了,也懶得跟上,坐在店中休息。乾坐了一會兒,王觀感覺有些無聊,開始慢慢的打量這家古玩店的藏品。
古玩店不大,大致有二三十平方的空間,店中擺放了兩排架子,以及四個玻璃櫃臺。在玻璃櫃臺裡面,陳列著一些翡翠玉器之類的,相對比較珍貴的首飾。
而兩排木架上,堆放的東西,就顯得比較雜了。
。。。。。。。。。。。。。。。。。。。。。。
新書榜上,又有大神開新書,來勢洶洶啊。求收藏、推薦票、三江票支援,請大家多多幫忙。
第50章 三足金蟾(1)
其實,王觀清楚,擺在店面的東西,肯定不會是什麼精品。真正的好東西,必然是藏起來了,等到需要的時候,才會拿出來。
不過,有些無聊了,王觀也不介意隨意看看,在不能特殊能力的前提,考驗自己的眼力,增加一些經驗積累。
王觀站了起來,向木架走去。玻璃櫃臺的翡翠玉器,已經一目瞭然,無非是真或假而已,顯得比較單調。
相對,木架上的雜物,有石頭的、木頭的、、陶瓷的,金屬的,品種比較多樣。每件東西的來歷、文化內涵,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