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藍色,猶如寶石藍一般的光澤,色彩雅緻凝重,鮮豔奪目,層次分明,用手撫摸有凹凸不平感。”
說話之間,俞飛白伸手在大盤青花紋飾掠過,頓時感慨萬端道:“一切工藝,都非常切合永樂青花的時代特徵,就算是換成是我,恐怕也要上當受騙。”
“沒錯沒錯。”
歐陽深以為然,然後小心把大盤翻轉過來,指著底部的一排鋦釘示意道:“你們看這裡,鋦釘十分陳舊,微微的腐鏽十分自然,不像是人為做舊。”
“鋦釘不用做舊。”
與此同時,王觀微笑解釋道:“先不提這個大盤的其他特徵,你用鋦釘作為鑑定的依據,這方法本身就有些不靠譜。”
“沒錯,不同時期的鋦釘,確實有自己的特點。明代所用鐵鋦子,體形粗大寬厚,很易鏽蝕。清代改用銅質鋦釘、體形比較小巧。”俞飛白侃侃而談,在旁邊補充起來:“從形狀來看,這個大盤的鋦釘,明顯是清代的東西。”
“這樣就容易造成一個錯覺,讓人以為東西流傳到清代,然後無意中裂成兩半,所以找匠人鋦釘起來。在這種情況下,肯定有人會覺得大盤是明代的,鋦釘卻是清代的,分明就是傳承有棄啊,可信度很高嘛……”(未完待續。。)
第779章 白玉之精
ps: 三更了求票,求月票支援。已經月底,可以投票了。
“然而,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此時此刻,王觀有幾分感嘆:“有人覺得鋦釘很難做假,所以習慣透過鋦釘鑑定東西的真偽。不過他們卻不知道,世上還有一種新瓷老鋦的假造手法。”
“新瓷老鋦?”
歐陽一愣,然後馬上就理解其中的含意,頓時驚聲道:“還可以這樣做?”
“只要能賺錢,什麼招想不出來。”
俞飛白隨口道:“我聽錢老說過這事,收藏界第一次發現這種手法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一件青花瓷瓶被認定是元青花,在國外拍出300萬元人民幣。當時專家看到鋦子釘是明代的,便認為這個瓶子的朝代沒有問題。後來經過仔細探訪,才發現是仿製者的一種手法。”
“仿製者把新制的瓷器扣碎,然後用古代的鋦子將碎片連線在一起。一般收藏家看到鋦子是明代的,就推斷東西的年代也為明代以前的,就往往容易上當。”
說話之間,俞飛白笑道:“那時我好奇,專門去打聽了下,才發現明代的鋦釘可不便宜,已經賣到了幾百塊錢一個。注意了,是一個。這一排下來,起碼有二三十個,單單是鋦釘的成本就過萬了,真是捨得投錢。”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嘛。”王觀笑道:“反正只要東西賣出去,肯定大賺特賺。”
“也是。”
俞飛白點頭,也沒有理會苦笑的歐陽,而是琢磨道:“王觀,我仔細檢查了,沒有看見朱大先生的獨門暗記呀。你也不要袖手旁觀了,趕緊過來幫忙找找。”
“不用找了。”
然而,王觀卻擺手笑道:“其實暗記隱藏得不算隱秘。你真的發現不了嗎?”
“明顯?”俞飛白眨了眨眼,若有所思起來。片刻之後,他一拍手,指道一排鋦釘道:“你覺得暗記在裂縫裡?”
“可能性很大。”王觀點頭道:“畢竟相對大盤來說,盤上描繪的青花比較簡單,如果在青花圖紋裡找不到暗記,那麼肯定是藏在縫隙裡了。”
“是不是,把鋦釘撬開就知道了。”俞飛白向來是行動派,說做就做,馬上找來一個尖頭鉗子。然後把一個個鋦釘拔了出來。
不久之後,大盤重新裂成兩半,俞飛白就迫不及待的在兩邊裂片中打量起來,很快就在其中一邊的中心位置,發現了類似蛛網一般的暗記。
“果然不出所料。”
看了一眼,俞飛白再也沒有絲毫的懷疑,而且表情更加冰冷了,哼聲道:“真是這些見不得光的老鼠……”
“好了,不要慪氣了。”與此同時。俞方楷擺手道:“你們回去吧,剩下的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來處理。”
王觀沒有意見,拉著俞飛白走了。途中俞飛白肯定少不了又是一番咒罵,王觀也時不時點頭附和起來。然後就回到了莊園之中。這個時候,已經比較晚了,俞飛白也罵累了,與王觀打了聲招呼。就返回房間休息。
這時,王觀也正準備回房,突然之間感覺到自己好像是遺忘了什麼。努力思索了半天。終於想起遺留在客廳中的玉石。反正也不遠,他就順勢轉身,輕快向客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