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8部分

不定真的忍不住動心,答應把金山勝蹟圖賣了。

可是現在卻聽說歐陽準備買一件與金山勝蹟圖同樣價值的東西,兩人自然十分的好奇,特別是俞飛白,更是心急的打聽起來:“楊哥,你說的是什麼東西呀?”

“永樂青花荔枝綬鳥圖大盤。”

歐陽也沒有關賣子,直接說了出來,然後也有幾分糾結:“那可是稀世珍品,不過價格有些貴。這幾天我就是在猶豫要不要買下來,以至於沒有參加昨天的狩獵大會。”

“到底多貴?”慕容光有些驚奇道:“你這土豪也有嫌東西貴的時候?”

“人家開價七千萬。”歐陽皺眉道:“我肯定要殺價,可是殺到六千萬,就殺不下去了。”

“六千萬?”慕容光沉吟了下,也隨之輕輕點頭:“確實有些貴。”得,看他輕描淡寫,不驚不乍的樣子,就知道他也是一方土豪。

王觀心裡嘀咕,同時好心提醒道:“歐陽先生,但凡價值連城的東西,小心謹慎一些總是不會錯的……”

畢竟觀看眼前這些收藏品之後,王觀真的很懷疑歐陽的眼力。(未完待續。。)

第774章 鋦瓷

ps: 月底求月票,請大家多多支援。

這個時候,王觀的暗示也十分明顯了,歐陽當然能夠聽得出來。不過由於王觀的語氣也比較委婉,歐陽倒是沒有聽出他是在懷疑自己的眼力,只當成是朋友之間的關心。

既然是關心,歐陽沒有理由生氣,反而連忙解釋起來:“東西肯定是真品,畢竟是鋦過的物件,不可能是贗品。不過也就是由於這個原因,我感覺要價六千萬太貴了,所以才在猶豫不決,不能一下子下決心。”

“鋦瓷?”

一時之間,王觀和俞飛白愣住了。

說到鋦瓷,一般人還真不太明白。主要是現在的瓷器便宜,就算碎了裂了,直接一扔重新買過就是。但是在古代卻不是這樣,一些珍貴的瓷器裂了,主人卻十分愛惜,不捨得扔,所以會請高明的匠人鋦釘起來,再重新使用。

當然,這裡據說的珍貴瓷器,不僅是相對富貴人家來說,也相對普通百姓來說。鋦瓷未必就是那些精細的官窯珍品,也有可能是普通百姓家裡的大盤大缸之類的器物。畢竟大盤大缸在古代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價格也不菲,就算開裂了也不捨得換新的。

這個時候,鋦瓷這門手藝自然應運而生。現在鋦瓷器的少了,原來大街上經常可以聽到鋦鍋鋦碗鋦大缸的吆喝聲。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兒,說的就是這門鋦瓷的手藝。

在鋦瓷的過程中,打孔的師傅手要拿的很穩、很準,絕對不能打穿,而且鑽的孔要非常對稱,不能有一點偏差。另外就是鋦子的大小要計算很準確,否則做好後盤子會漏水。

只要滿足了這幾個條件,鋦釘好的瓷器就會嚴絲密合。絕對不會出來滲水漏水的現象,可以稱得上是巧奪天工。

一般來說,鋦瓷不怎麼值錢。尤其是百姓家鋦釘的大水缸,就算流傳到現在,那肯定也是不值錢的玩意。不過也有例外的時候,比如說在日本就有一個十分顯著的例子。

傳說中國南宋時龍泉窯有一個精美的碗被傳到日本,一直被當做國寶收藏。到了日本室町時代,這隻碗被掌權大將軍足利義政收藏。

大將軍非常珍惜它,但還是不小心碰裂了。於是大將軍派使者帶著碗來到中國,懇請大明皇帝依照原樣再賜一隻。但是禮官遍訪各窯。卻由於工藝原因,已經仿不出原件的釉色。使者無奈,只好請高明工匠把碗鋦釘好,又帶回了日本。

從這個案例就可以知道,鋦瓷這件事情,在明代是十分普遍的。

不過由於時代的審美觀有異,現代的許多古玩收藏家,對於鋦器很不喜歡,覺得一排鋦釘很難看。所以就算有人買到了鋦瓷。也會特意請人把鋦釘拔開,再用粘膠仔細粘合起來,這樣看起來確實更加美觀。

當然,不喜歡鋦瓷。並不代表鋦瓷沒有價值。在2007年的時候,有一件釘了一圈接痕鋦釘的明正統青花龍紋大缸,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後,最終以209萬元成交。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起。許多藏家才開始正視鋦瓷。

“既然鋦過,那就是殘器了。”

與此同時,俞飛白皺眉道:“那大盤到底有多好。竟然敢要價六千萬?”

“東西很好,非常精美。”

看見俞飛白懷疑,歐陽居然立即維護起來:“儘管大盤從中間開裂在兩半了,但是鋦釘的手藝十分精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