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5部分

誦隻言片語的詩詞又有幾首?

以乾隆皇帝為例,一生所作詩詞數量驚人,有人統計大概的數字,一說是三萬九千首,一說是四萬三千萬。不管是哪個資料,反正全唐詩中記錄的所有詩人加起來的詩,都沒有乾隆皇帝一個人多。

這樣驚人的產量,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古往今來寫詩最多的人。完全可以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而且不用擔心有人能夠破他的紀錄。

然而,乾隆皇帝一生寫了這麼多詩,卻沒有一首被後人記住或傳誦。甚至任何版本的中國詩歌史,也從來就沒有人把這位寫詩最多的皇帝列入其中。說來也算是一個奇蹟,更是一個笑話。

究其原因,無非是乾隆的詩詞缺乏群眾基礎,或者說他的詩詞純粹是自娛自樂。他是寫給自己看的,用來孤芳自賞,而不是娛樂大眾。

現代的一些文化人。就犯了乾隆皇帝一個毛病。總覺得自己的作品十分清雅,陽春白雪,不與世俗同流。然後發現作品賣不動,這些人從來不肯檢討自己是不是脫離了實際,只會去責怪大眾沒有審美觀,不懂欣賞……

對此,王觀很想呸他們一臉,明明是他們自己沒有李太白、蘇東坡的仙氣才華,又不願意放下身段學習白居易。人家白居易可是堂堂大詩人,做好詩之後,卻先請教老嫗,老嫗不懂沒關係,那就改到老嫗明白為止。這樣通俗易懂的詩,不能流傳千古才是怪事。

實際上,古人十分清楚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道理。文章詩詞肩負社會教化的重任,自然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明白。說白了,就是說人話,接地氣。

可惜無論古今,總有許多人與這個正確的方向反其道而行之。

言歸正傳,此時此刻,大家津津有味的觀賞一件件展品。然後就有人驚奇的發現,在展覽廳的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