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紛紛集中在宣德宣爐四周,好奇的觀賞打量起來。幸好王觀等人早料到有這樣的情況,在眾人進來的時候,就有四個身強力壯的僧人站在寶爐的四周,充當人肉警戒線。
四個僧人手裡拿著粗圓的木棍,就好像是傳說中的武僧,多少有些威懾力。而且被邀請而來的客人,大多數是文明人,倒也不至於發生什麼狀況。
反正眾人圍過來之後,驚歎的抬頭打量空中的蓮臺,再次確認這是自然形成妙相。畢竟剛才一幫人蜂擁而來,也捲起了不小的氣流,卻是使得空中的蓮臺散化小半,直到現在得到足夠的煙氣補充,這才重新穩定下來。
此情此景,足夠打消一些人的懷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什麼透明玻璃罩、高科技固化劑之類的說法,完全可以排除。再看見爐頂大小不一的孔眼冒出來絲絲縷縷、斷斷續續的煙氣,大家就可以百分之百肯定,這不是神蹟,而是奇蹟。
哪怕清楚奇蹟是人為造成的,但是也阻擋不住大家的熱情。寶物動人心,這個動,未必就是歹念,也可以是純粹的觀賞,發自內心的喜歡,以至於心神搖動,目眩神迷。
“真是稀世珍寶啊。”
“據說是宣德爐,不過有這樣大的宣德爐嗎?”
“廢話,事實就擺在眼前,難道還假得了?宣德年間鑄造的爐子,當然可以稱為宣德爐。當然爐子這麼大,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寶爐了。”
聽到這話,許多人深以為然,紛紛點頭表示贊同。與此同時,也有人嘆道:“寶爐確實珍貴,可惜又不給我們上香……”
“上香!”
一時之間,某些人心中一動。倒不是說他們準備拆開爐蓋去上香,而是看見了天王殿中彌勒佛前的供爐上,卻是空蕩蕩的模樣,顯然還沒有人燃香上供。
“頭炷香啊。”
剎時,一些人立即脫離了圍觀的人群,匆匆忙忙朝天王殿奔去。一到殿中,眼尖的人立即看到在供臺的旁邊,也有一個和尚站在其中。在和尚的身前桌子,則是整齊劃一的擺放了一束束香燭。
“大師,給我一束香。”
“大師,我要供養佛祖……”
“大師,借個火好嗎?”
一瞬間,七八個人圍了上來,甚至有人直接伸手拿香。但是拿到香的人卻發現自己身上沒帶火柴或打火機,只得腆著臉向和尚索求。
“諸位施主,不必心急。”
那個和尚笑容滿面,寬大的衣袖一翻,手裡就亮出一個打火機。只見他目光在眾人臉上掠過,無視一些遞到自己眼前的香支,而是先幫一個年紀較大的婦人點香。
見此情形,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雖說在佛前眾生平等,不區分身份地位,但是中華民族卻講究尊敬長輩。人家年紀大,享受這樣的待遇,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就算有人心裡不滿,也不會表現出來,免得成為大家鄙視的物件。
還好除了彌勒佛以外,其他四大天王也有供爐,不愁上不了第一炷香。尤其是北方的多聞天王,在佛教的經義之中,他不僅是北方的守護神,更是財富之神,相當於中國的財神爺。所以他身前供爐的第一炷香,更是意義非凡啊。
另外就是彌勒佛身後的神將韋馱,他是四天王座下三十二將之首,是佛教護法神。降魔伏鬼,保護佛法是他的本職工作,也比較受到世人的敬重。
說到這裡,有必要提一下韋馱神將手中的金剛杵。
杵的位置也比較有講究,如果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是大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僧免費吃住三天。如果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僧免費吃住一天。如果杵拄在地上,表示這是小寺廟,沒有免費吃住的待遇。
很顯然,半山寺屬於大寺院,所以在天王殿上香之後,沒有搶到第一炷香的人,又立即深入寺中,準備到其他地方看看情況。
在天王殿之後,就是寺院的中心主體建築,供奉世尊佛陀的大雄寶殿了。大雄不僅是佛陀的德號,更是暗示寶殿的寬廣程度。事實也是這樣,如是說一般的殿堂是三開間,那麼大雄寶殿卻是九五開間,象徵如同帝王的九五之尊。
地方夠大,那麼供奉的佛也多,但是這些人進去之後,卻發現在漆金大佛的身前,卻有一尊更加引人矚目的黃金寶塔……(未完待續。。)
第754章 “神通”
ps: 今天的第一更,請大家多多支援,求月票。
在陽光的照耀下,無論是巨大的漆金佛像,還是金光閃閃的黃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