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9部分

笑道:“隨便你們了。”

說話之間,陶老回房把草書千字文字卷藏好,再提了個檔案包出來。然後招呼大家出門,坐上中年人的車子,直奔天龍山石窟而去。

天龍山,原名方山,位於晉陽的西南方向。那裡群山連綿不斷,其中天龍山的山勢蜿蜒起伏,盤曲環繞,自古就是一處風景優美、景色宜人的名勝之地。

一開始的時候,山上肯定是沒有什麼石窟。直到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年間,大丞相高歡進據幷州(晉陽),闢為別都,在天龍山修建了避暑宮、開鑿了兩個石窟之後。繼有北齊也於此建寺鑿窟,然後隋、唐、五代一直持續下來。

經過了近千年的發展,天龍山就成了我國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

不久之後,王觀等人就來到了這個赫赫有名的石窟之前。與許許多多的人文景觀一樣。這裡也不可避免的淪為了旅遊景區。

反正抵達目的地,下車之後王觀就看見附近有不少遊客在拍照。

拋開山上修鑿的石窟不提,天龍山的景色還是不錯的。松柏青翠,林木蔥茂,加上山峰秀美,泉聲淙淙,就算山上沒有石窟,這裡也是遊玩的好地方。不過在這個時候,眾人也沒有遊玩的心思,直接跟著中年人避開了遊人,慢慢的深入到了石窟的內部。

一路走去,經過了一個個石窟,王觀也看見了一尊尊態度各異,卻十分端莊絕妙的佛像。不過讓他感到心痛惋惜的是,大多佛像肢體殘缺不全,顯然是遭受到嚴重的破壞。

對此王觀也知道,這種殘壞的現象,有些是時間太過久遠,佛像本身風化破裂,有些則是人為的原因。人為的破壞也分兩類,一類是自己人做的“好事”,一類是外國人的“傑作”。

清末,尤其是民國年間,天龍山石窟就有許多佛像、飛天、浮雕、藻井等精美作品被搶劫盜走。據不完全統計,天龍山有一百五十餘件雕刻精品被盜出國外,散失到了日本、美國、法國等地,致使其殘遭破壞。

當然,大家要痛心疾首的時候,也不要忽略了一點,有時候自己人做事更絕。知道這些東西值錢之後,根本不用外國人蠱惑,就主動盜竊送上門去了。

對比一下,大家覺得哪類人比較可恨?反正在王觀看來,或許是怒外國人的趁火打劫的卑鄙行徑,恨自己人的不爭氣吧。

歷史種種,孰是孰非,誰也爭辯不出所以然來,而且現在也不是探討這個問題的時候。此時在中年人的引領下,眾人慢慢的來到了一個石窟之中。

管理石窟的工作人員也不笨,一大早發現石窟壁畫的異常情況之後,立即把這個石窟給封鎖起來了,拉起了警戒線,說是要維護保養佛像,暫時不對外開放。

山上石窟很大,佛像更是很多,每個石窟佛像的情況不同,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保養維護一下,免得石像風化了。所以對於這個藉口,遊客們也不覺得奇怪,看見此路不通,又順勢改道觀賞別的石窟去了。

不過,捂蓋子也只能捂得了一時,捂不了一世。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如果不能儘早查明原因,又把壁畫還原回來,這事遲早會被人捅出去。

那個時候,其他人不好說,但是石窟的管理層肯定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另外沒事還好,一但有事,為了撫平民眾的輿論,少不了拿幾個人作為替罪羔羊,以便儘快平息風波。而作為管理部門的頭頭,某某局長必然是首當其衝。

所以局長很急,聽說陶老來了,彷彿看見救命的稻草似的,急忙衝了過來迎接。

也虧大腹翩翩的局長居然跑得動,好像一陣風掠過,轉眼出現在陶老身前,十分恭敬道:“老先生,一切拜託您了。”聲音之中隱約包含了幾分哀求的神態。

“我先看看情況再說。”陶老很冷淡,也沒有理會那個局長,直接來到了壁畫之前。

此時此刻,王觀也看得很清楚,只見牆上的壁畫果真像是沒有裝修好的水泥房間,在經過了陰雨天氣之後,又被強烈太陽光一照,牆壁上的石灰皮就像是一片片雪花散落下來。

大家都知道,壁畫的彩繪是用各種礦物顏料塗抹在石壁上,這才形成了美輪美奐的壁畫。可是現在石壁脫落了一片片皮層,壁畫自然就殘損了,變得含糊不清,完全沒有往日風采。

“陶老。”

與此同時,一個管理人員,或者是急於辯白,又或者是與陶老關係比較熟,主動走上來解釋道:“從監控錄影來看,晚上沒有什麼人出入石窟,而且從石片的散落分佈情況來看,又不像是人為的結果……”

陶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