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了,為什麼有些人在聽到鑑定師的彙報之後,立即調頭就走的原因。
在這個時候,方老的反應也差不多,微微搖頭之後,也招呼王觀離開了。
“可惜了呀。”
走開幾步之後,方老輕嘆道:“挺好的東西,居然被人給毀了。”
“咦!”
一瞬間,王觀愣了一愣,卻是聽出了方老的弦外之音:“您老是懷疑,佛像的底座並不是自然毀壞,而是人為切開,以便和別的造像拼接在一塊?”
“十有**是這樣。”方老點頭道:“指不定在明年這個時候,另外一尊底座很真,上身卻假的佛像就擺在同樣的位置。”
王觀一聽,就知道這是經驗之談,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懷疑。畢竟為了賺錢,一些人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拆分合並而已,至少半真半假,還算是比較厚道。最多的肯定還是全假的贗品,那個才是真正的坑人。
當然,也不是說這裡的東西都是贗品,肯定也有真正的好東西。只不過魚龍混雜,想要在魚目之中挑出真珠子,就要看鑑定師的眼力怎麼樣了。
不過,王觀也沒有忘記正事,悄聲道:“我們去看看那邊的陶瓷怎麼樣?”
“當然沒問題。”
方老輕輕點頭,徑直走了過去。
說起來,這裡就算是公海,也屬於東南亞地區。舉辦方也十分善解人意,卻是擺放了許多珍貴的瓷器。上到北宋五大名窯,下到清末民國的官窯、洪憲瓷、珠山八友瓷板畫等等,應有盡有,物藏十分豐富。
這種情況下,自然吸引許多人的圍觀。走近了以後,王觀目光輕輕掃過,就發現這裡的陶瓷器物以各種造型的瓶子居多,另外盤碗之類的物件也不少。
至於料色,那就是豐富多彩了。青花肯定是主流,另外五彩、琺琅彩、粉彩等等,更是不在少數。祭紅、祭藍、嬌黃之類的單色釉,儘管十分稀少,但是也有一兩件。最最最引人矚目的是兩個一米多高的大花瓶,卻是明代景泰年間的景泰藍。
可以負責的說,這裡的東西儘管沒有涵蓋中國瓷器的全部品種,但是比較珍貴值錢的品種卻一件不少。如果這個大富豪身家豐厚,把這裡東西全部買回去,也足夠召開一個小型的珍品瓷器博覽會了。
當然,在驚歎之餘,大家卻沒有多少喜色。主要是捏拿不準這些東西之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品,又有多少贗品混雜其中。
不過,與其他人不同,王觀在看到這些東西的時候,首先就在心裡做了一個篩選,把一般珍貴的東西,與十分珍貴的物品劃分為兩部分。以一千萬為準線,低於這個價格的,不用細看了。高於這個價格,才值得他認真鑑別。
朱大先生眼界很高,他的出場費,或者說出手製作的東西,如果太廉價了,那簡直就是在打他的臉。基於這個理由,王觀很快就鎖定了一些瓷器,這些東西的價格比較昂貴,而且製作工藝也有一定的難度,極具挑戰性,應該比較符合朱大先生的口味。
在忖思之時,王觀也不客氣,更不矯情了,直接使用特殊能力,來一下最徹底,最權威的探查……(未完待續。。)
第1006章 達芬奇作品
ps: 月中求月票,請大家多支援。
有個成語叫一目瞭然,現在王觀的情況也差不多。乍看之下,這些瓷器的底細,盡在他的掌握之中。東西肯定是有真有假,真的不必多提,他更重視贗品。
一個個贗品的檢查下去,不久之後,真的讓王觀發現了情況。那是一個黃釉瓷盤,弘治雞油黃瓷盤。在盤底之中,卻隱藏了朱大先生的獨門暗記。
話說黃色一向是帝王專用色,黃釉瓷器更是明清宮廷用瓷,決不許民間使用。民窯即使能用金彩,也不可以用黃釉瓷。
不過,黃釉瓷工藝比較困難,很難燒造成功。哪怕是在制瓷工藝比較成熟的永宣年間,黃釉瓷也不多見。據文獻資料記載,永樂年間的黃釉色淡,釉面薄,無肥潤感,目前只見過出土之物,未曾見有傳世品。
宣德黃釉瓷的情況也差不多,也多以出土器物為多。在宣德以後,又正好趕上明代瓷器的黑暗三十年空白期,直到成化一朝,才算是恢復元氣。
成化之後,就是弘治年間,更是明史中的弘治中興。國力蒸蒸日上,黃釉瓷也隨之翻身,成為最富盛名的品種,也是整個明代黃釉燒製最成功之作。
這時的黃釉是用澆釉的方法施在瓷胎上的,所以稱為澆黃,又因為它的釉色嬌嫩,淡雅,光亮如雞油,又稱為嬌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