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部分

沙漠華爾街”的模樣。

快速發展的經濟、寬鬆的投資環境、舒適的生活條件、便捷的地理位置,迪拜吸引了無數的遊客、jīng英、投資客、淘金者、逐夢者……目前,迪拜80人口來自外地,這些不斷湧入的新移民帶來了驚人的資本和需求。

為了留住他們,迪拜大興土木,開放了房地產。摩天大廈、高檔別墅、棕櫚島、世界島、哈利法塔……一個個建築奇蹟拔地而起。這就是“迪拜模式”——以高階房地產和金融業為主導,靠大規模舉債和融資等大興土木,驅動金融槓桿“利滾利”,以此拉動經濟發展。憑藉這種發展模式,迪拜成功轉型,現在石油部mén的收入在Gdp中所佔比例只不過6。

正當穆罕默德呼籲阿拉伯世界大量吸引外資和外來人口,成立自由貿易區、金融中心、推沙築島,如法炮製迪拜模式時,債務危機來了。

有人說,迪拜危機正是源於迪拜模式。在危機之前,代表虛擬經濟的地產整整佔了迪拜Gdp的20。在缺乏約束的迪拜地產業,樓盤jiāo易不需要預售許可證,只要看到圖紙就可以買賣。《紐約時報》描述說,在迪拜,一名普通的地產銷售能在一年內拿到200萬美元的佣金。

泡沫終究還是破滅了,迪拜模式也免不了遭到詬病。但是,債務危機沒能阻擋穆罕默德狂奔的步伐。這位“不要說我沒有什麼,要說我想要什麼”的酋長不會服輸。在危機剛lù出苗頭時,他便給予了強硬的反擊,將國際輿論的一片指責完全拋在腦後。他公開表示“迪拜的經濟非常穩固”,是西方媒體的“歪曲炒作”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