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3部分

此時已經成為了法國入侵印度的大本營,這裡聚集著他們從馬達加斯加調派來近五萬軍隊,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援軍從法國本土增援至特里凡得琅。

也正因如此,在特里凡得琅完全變成了一座軍營,港口中到處都是來自法國的運兵船,城市周圍隨處可以看到一座座軍營,數萬名剛剛被招募來的當地僱傭軍正在軍營中接受訓練。

而與此同時,出人意料的是,一些從緬甸來的中國商人卻早於法國人接踵而來,他們出現這座剛剛被法國人佔領的城市之中,開始在這裡銷售著他們的商品。而對於這些來自“盟國”的商人,他們被批准使用位於距離港口不無的路口一帶曾經屬於英國人的鋪面,允許他們在這裡開設商號,當然來到這裡的不僅僅只普通的商人,還有一些中國小商販,他們甚至在這裡開設飯館賣中國飯菜。

對於剛剛來到印度的法國士兵們來說,他們根本無法適應印度人餐館裡提供的飯菜因為印度人大便時用手清潔,這總會讓人感到噁心,但是在這裡卻找不到一個法國人或者英國人開的餐廳,也正因如此,他們才會成群結隊地來光顧這些小飯館,為了一碗粥不借步行一兩公里。

而對於這些法國士兵們除了營房的伙食以外,要想吃點東西,只有到這裡的中國飯館來,而中國餐館裡提供的飯菜在法國士兵的眼中,無疑是從未曾品償過的美食,既然只是一碗很簡單的牛肉麵,在他們的眼中也是難得的美食,而那些來自中國的商人們看準了這點,更是推出一些法國人從未品嚐過的東方食物,中國美食,迅速的征服了這些法國人,在很多法**官的眼中,中國的美食甚至遠遠超過法國大餐。

當然,開飯館的不過只是一些小商販,就在緬甸、海峽殖民地一樣,湧入這些地區的更多的是來自東南亞的華僑商販。在法國人佔領了特里凡得琅之後,城市中的英國人商人大都逃往內陸地區,以躲避法國人,港口的倉庫也大都毀於炮擊,也正因如此,在城市中的印度人的生活必需品極端短缺,隨著城市的安定,買東西的人漸漸增多,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大都是使用印度盧比銀幣來購買物資,但是很快,就出現一些印度人拿出紙幣要求買東西。但是面對這些盧比紙幣,中國商人們自然拒絕賣給這些印度人東西,畢竟大家都知道,隨著英國在印度的統治的沒落,這些紙幣很有可能變成廢紙。

當這些商人們擺擺著手在那裡說著“出去!出去!”,然後便把把那些印度本地人趕出去的時候,而在街道上很多中國商店的附近,都可以看到成群買不到東西的本地人,他們困惑地在在街道上徘徊。他們身穿印度式的服裝,呆呆地望著那些在街道上的法國士兵。

在這裡,顯然沒有任何人會同情或憐憫他們,這就是身為被殖民者的悲慘境遇,也正是看到他們的的時候,那些經商的華僑才會感嘆著國家的強大於個人之間的好處。

而國家的強大為華僑帶來的回報是豐厚的,就像一些華僑在這裡開設罐頭廠一樣,他們從中國運來裝置,然後在這裡建立工廠生產供應軍隊的罐頭,至於製作肉罐頭的原料,正是街頭上的那些被印度人視為神物的牛。

儘管印度人不吃牛,但是中國人卻沒有這樣的忌諱,這些廉價的印度牛對於他們來說,就是最好的罐頭原料,無論是俄羅斯軍隊亦或是法**隊,都需要大量的牛肉罐頭,需要中國商人為他們提供原料。

而對此,那些印度人卻只能逆來順受的忍受著這一切,畢竟,身為弱者的他們,根本不會有任何人在意他們的利益,不過很快,印度人就發現了一個屬於他們的市場。

對於那些法國士兵們來說,他們則對一些本地的頗有特色的東西很感興趣,除了那些精美的印度手工藝品總會吸引法國士兵的注意之外,還有一些法國士兵會對那些印刷的頗為精美的盧比紙幣產生興趣,它既可留作紀念又可當作禮物送人更重要的這些東西是廉價的,而且可以隨著普通的信件一同寄給身在法國的家人。

如果有那個士兵產生興趣了,然後向某一個印度人誰提出來“用一法郎去五盧比紙幣可以嗎?”,立即會有人連忙點頭說好,然後立即就把盧比紙幣遞過去,也許在這個時候,他們最後悔的就是當初為什麼非要這些盧布紙幣。

隨後那些印度人會用這一法郎去買些搪瓷盤子。一個法郎能夠買十個盤子。當然,他並不是為自己用,而是拿著這些盤子回到印度人居住的區域。在那裡他們又以會以50派薩“印度輔幣”一個盤子的價錢出售,然後拿著鎳幣派薩向中國的臨時錢莊去換取法郎或者盧比銀幣,不過當然不是100派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