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不信的模樣,朱宜鋒笑說道:
“事關名節,不能不認真。朱某雖說扯過兩天太平軍的旗,可卻也扯過練勇的旗,但朱某既不是太平軍,更不是滿清之兵,自朱某入城以來,可曾濫殺一人?朱某之兵可曾禍害百姓?這“義軍”之名,朱某當得起!”
認真的看著他,林治平那雙眼睛中閃過一道神采:
“那不知朱老弟下一步打算怎麼辦?”
“待黃州局勢穩定之時,既然奪以武昌,進而掌控湖北,以湖北之地,北進中原,西接四川南下湘粵……”
聽著朱宜鋒的解釋,林治平的眼中的光芒越來越亮,連聲叫道:
“好!朱老弟的這番謀略好極了!現在湖北空虛,傾省之兵不過數千,地方官員或逃或殺,或是人心惶惶,正可謂是得而全不費功夫,若能定以湖北,他日自可北進中原,一舉成以大業,不過……”
他微微一探身,盯著朱宜鋒說道。
“可老弟想過沒有,那武昌卻還有向榮留下的幾千精兵,不知老弟準備怎麼拿下武昌!”
第101章 武昌(第一更)
(上三江了,希望大家投張三江票支援一下!
三江票投票方法:從首頁上方點選進入三江頻道頁面,先在頁面右側領取三江票,領票位置就在三江雜談的右邊,有個紅框的那個。然後往下拖就能看到《鐵血宏圖》的書名,點投票然後寫10個字評語就能投一票,每天都有一票可以投。票票完全免費。大家實地試一試就知道了。)
儘管幾場江南罕見的大雪將天地間的一切都籠罩於厚厚的積雪之中,但在武昌城內卻隱約瀰漫著一股淡淡的煙火味,這煙火並非是年節時的爆竹味,而是城市燃燒時後散發出的異味。
咸豐二年末三年初的這場兵火之災,幾乎毀去了整個武昌,先是巡撫常大淳為避免城外民房淪為“粵匪”開挖地道的掩護,而搶先加以燒燬。大火連燒六日夜,城外百姓不知多少人葬身火海之中。隨後,“粵匪”奪城後,為裹脅武昌城中百姓盡數入營,以壯聲勢,更是在撤棄武昌時,放火焚城,雖是撤棄匆忙未急嚴格實施,可那場大火依然連燒了四五日,方才熄滅,而此時城中建築卻是十不存三。
大雪或許可以掩去世間的一切,但是卻無法掩去那滿城的斷垣殘壁,雖說能覆蓋一切汙物,但依然無法掩去那嗆人的焦糊味。此時,儘管戰事早已結束,而在那廢墟中卻只有少數的百姓,茫然麻木的走動著,或於斷垣殘壁間尋找著些許有用之物。
“哎,三鎮數十萬人丁,如今存者不過數萬,實在是可嘆……”
置身於城牆上,瞧著那被炸成數截的文昌門一帶城牆,江忠源略作一嘆後,卻搖頭說道。
“只餘下這麼些人丁,這城牆何以修復?”
作為新任的湖北按察使,江忠源可謂是正值春風得意之時,作為落榜的舉子,他非是正途出身,靠的是興辦團練,鎮壓逆匪起家,自“粵匪”起事後,他組織楚勇至廣西參戰,並在蓑衣渡之戰中擊斃馮雲山。此後,轉戰湖南、湖北,從守制於家的七品縣一路升至湖北按察使,他又如何能不得意。
但現在,面對這被焚的城市,十不存一的百姓,尤其是這斷塌的城牆,他卻找不到絲毫得意之感,畢竟這“粵匪”兵禍之後湖北地方總是不靖,湖南東南通城、崇陽、嘉魚、蒲圻一帶受“粵匪”所鼓又有人先後起事,雖只是癬疥之患,但絕不能任其作大的話,若是讓他們攻下了城,到時候,這個這未捂熱的紅頂子,沒準也就到了。
“大哥,依我說,現在兵情如火,直接於這城中拉夫修城便是了,誰若是不願,便治他們一個通匪之罪,拉到江邊直接砍了,您當了那麼長時間的官,能不清楚朝廷?那常大淳放火焚城,燒死的百姓豈止萬人,朝廷又豈能追究絲毫嘛!只要咱們守住了這武昌城,於朝廷便是一功。”
一旁的江忠濬瞧見大哥面上的憂色,便於一旁為大哥排起憂來。
“老二,莫要胡言亂語!需知禍從口出之理!”
儘管明知道江忠濬說的是實話,江忠源仍然出聲提醒著,有些事情心理明白便行了。
“再者,張石卿已自長沙啟程,不日將於武昌就任湖廣總督,這種事情還是留給他們考慮吧!至於咱們……”
無根無萍的!這次機緣巧和因留守武昌而任湖北按察使,本就不知道惹多少人眼紅了,萬一再惹出什麼亂子來,到時候有人上個摺子,這事可不江忠源能擔待起的。
“大人、武昌縣又為匪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