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奪下這座城,他更擔心的是另一件事——上了岸怎麼辦?
“上了岸之後,睡那!”
可不是,這才是大事,現在可是寒冬臘月的,眼瞧著快過年了,總不能讓弟兄們成天睡帳蓬裡吧!
“龜兒子的,告訴海軍,讓他們給咱們留點房子,這地方可不比廣州,咱們還要在這住那……”
趙樹林的提醒顯然有些晚了,在他發出這聲驚喊的時候,更加密集的炮火已經打出了,就像之前對他們的承諾一樣,海軍會先把這座城市轟個稀巴爛。
在艦隊炮擊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的時候,沈明則凝視著這個海變,在海灣南側,是維留琴火山在火山的遠處,還有一座火山正在噴吐著煙霧,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天然良港,甚至可以說,在沈明的印象之中,似乎沒有比這更好的港口了。,
“要是在這裡設立基地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地方……”
可轉念沈明又想道這裡的位置,這裡實在是太過偏遠了,於他心底這般嘀咕著的時候,在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穆拉維約已經走到了燃燒著的城牆邊,看到腳下的東西時,他彎下腰拿了起來,那是一串念珠,不知是誰留下來的,也許他的主人已經死去了,就如同這座城市一般。
“長官,敵人開始登陸了!”
幾個月前,面對登陸的英法聯軍,穆拉維約在那裡激動的叫嚷著,鼓動著大傢伙,但是現在他卻發不出任任何聲音。他只是走到燒焦的城牆邊,凝視著海灣中的那幾艘舢板,舢板上計程車兵正全力划動著,五艘舢板像是離弦之箭似的的朝著岸上划來。
“大人,現在怎麼辦?”
在俄羅斯有幾十種稱呼用語,其中一些甚至被立法規定。那時的《官員登記表》**規定了14個等級的國家官員,對其稱呼也不盡相同,如稱高階官員為“尊貴的閣下”,低階官員為“大人”。正因如此士兵們才會稱呼穆拉維約為大人。
怎麼辦?
面對士兵們的詢問,穆拉維約的眉頭緊鎖著,如果難道就這麼投降嗎?
不!
當然不能!
俄羅斯的榮譽不能就此淪喪在他的手中——在沒有見到敵人的時候就投降。於是穆拉維約調整著心情,笑說道。
“嘿,夥計們,有什麼好怕的,很快那些該死的傢伙就上岸了,咱們不正好收拾他們嘛,拿起你們的槍,上好你們的刺刀。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讓他們見識一下俄羅斯的男子漢!”(未完待續。)
第318章 一邊倒(第一更,求支援)
(1854年的遠東,不是1904年的遠東,當時的濱海地區還屬於中國,俄羅斯在廟街以東直至阿拉斯加的人口不超過5000人,而且分散在包括廟街、庫頁島、堪察加以及阿拉斯加的十幾個據點。其在1854年的時候,才向那些據點增兵800人以及100名哥薩克,像灑胡椒麵一樣灑在整個西伯利亞以及遠東,嗯,還有阿拉斯加。
俄羅斯的力量是很強,但相比於1654年,1854年他們也沒有多少進步,交通上沒有任何變化,而且兵力更為分散。歷史上1856年的時候連日本人都知道待海軍能出海的時候,第一件事兒就是從俄國人手裡搶地盤兒——他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當時俄國的力量被英法牽絆,只不過日本人錯過了那個機會,克里米亞戰爭的那一年結束了。
至於現在,即便是俄國再強大,它有可能向遠東、向堪察加增兵嗎?是穿越幾千公里的無人區?還是派海軍透過英法艦隊的封鎖?機會只有一次!錯過就是錯過!)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讓他們見識一下俄羅斯的男子漢!”
在穆拉維約鼓動下,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城內原本在的劇烈的爆炸中被炸的暈倒計程車兵們慢慢的恢復了勇氣,他們在軍官們的指揮下,紛紛掩蔽在殘存的城牆、馬車、圓木、斷壁之間。
“伊萬諾維奇,你帶著線膛槍排在這裡等待敵軍,一但他們靠近200權就開火……”
作為最高指揮官的穆拉維約不斷的下達著命令,同時將他手中的最精銳的部隊部署在最有利的位置。
在硝煙中的這些俄羅斯士兵,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大都是拿破崙時代的滑膛槍,只有極少數的一些士兵使用最新式的裡治線膛槍,而根據上一次防禦戰的經驗,穆拉維約將這些使用裡治線膛槍計程車兵集中編成一個排,用於遠距離狙擊敵人。
上一次防禦作戰的時候,這一個排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一個營,那些使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