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7部分

但是,胡遠梁的決心已定。他看看他的父親,垂下他濃黑的眉毛,只是沉聲說道:

“我一定要去。”

知道老大是屬驢的胡林便朝著老三看去,試圖讓老三勸勸他大哥。可他的目光換來的卻是老三在一旁的附和聲。

“大哥,我和你一起去,我早就想出去看看山外頭是什麼樣子了……”

胡遠山的眼睛在睫毛下閃閃發光,看著自己的這兩個兒子,胡林驚愕的幾乎說不出話來……

“……應徵者的年齡必須在16…22歲,最高不得超過26歲;身高必須4尺6寸以上,體質較弱及有目疾暗疾者不收;有不良嗜好或犯有事案者也不收;並且儘量招收有文化計程車兵……”

置身於縣城募兵站的胡遠梁瞧著佈告欄上的告示,對於這些標準,他已經從里正那裡知道了,甚至還特意在家裡練了半個月——雙手各提五十斤的石鎖側平舉,還有就是半個時辰內跑二十里,諸如此類的標準,他和老三都在家裡試過,這會自然也是底氣十足。

“老三,你的保書可帶著?”

在即將走進徵兵站的時候,胡遠梁又一次回頭看著弟弟,保書是里正籤的,為了讓里正籤這保書,爹可是花了足足六兩銀子,這銀子必須要花,若是他和兄弟成了逃兵,非但爹要進大牢,作保他們是良家子弟的里正也要跟著做大牢。若是不花點錢,里正才不會自己給招惹麻煩,

“帶了,帶著那,哥,你說……”

雙眼一直盯著徵兵站門口衛的胡遠山,瞧著那人身上的衣裳,那雙眼更是放出光來。

“你說,咱要是當上了兵,是不是也能穿上這衣裳,還有那鞋,那是皮子做的吧?”

“那也得等咱哥兩驗上這個兵再說!”

胡遠梁便對老三叮囑道。

“一會你可消停點,話別那麼快、那麼多,萬一得罪了官長,沒準,這兵就當不成了……”(未完待續。)

第361章 新兵新事(第二更,5000字)

兵肯定是當成了!

對於胡家兄弟來說,他們來的正是時候。正好趕上了,義軍的又一次擴充——在一年內擴軍五萬人,這意味著三省每個縣都能夠分到一百多個名額。儘管不是每個縣都能招到足夠兵勇,但對於胡家兄弟而言,他們都恰逢其會的驗上了兵。

如果他們早上一個月的話,驗上兵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因為新兵的名額有限,儘管義軍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第一支近代化的軍隊,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又不是一支近代化軍隊,比如他還沒有建立退役制度,當然之所以沒有建立退役制度是因為老兵的數量有限,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可能讓老兵退役,而在另一方面,兵力的有限,使得當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看起來很困難,有時候看起來就很容易,就像現在。

軍隊的擴充使得這一切看起來都極為簡單,數萬名新兵的名額分配到各地之後,使得願意從軍的人幾乎都能夠獲得當兵的機會,當然有一個前提就是他們的各項條件能夠滿足軍隊的要求。

在湖南各地招募的新兵,從縣城聚集到府城,再從府城前往省城,整個過程完全是步行,對於這些新兵來說,從縣城到省城的集結,就是他們所面對的第一次考驗——他們每天要步行70裡以上,在一個星期內,他們需要行軍近500裡才能抵達省城,當然,實際距離並沒有這麼遠,但是,領兵的軍士會特意繞遠路帶領他們進行第一次長途行軍,在這個行軍過程中至少有10%的人會被淘汰。

這種只有90%的人能夠進入省城的新兵訓練營地,在城北的兵營中接受訓練,訓練他們的都是上過戰場的軍士,這些軍士一例外的都會最粗暴、最嚴厲的方式訓練著這些新兵,而他們同樣有一個硬性的指標就是必須淘汰15%的新兵,這意味著最終每四個新兵之中必須要淘汰一個。指標是硬性的,甚至可以說是毫不留情的,也正因如此,他們的訓練也是殘酷的,因為只有最為嚴格的訓練,才能夠淘汰這些人。

每天早晨,這些來自湖南省各地的新兵們兩眼剛一睜開便是五公里越野長跑,每個人需要揹負重達20公斤的揹包,然後便是站軍姿,一站便是一天,軍姿、佇列,看起來極為枯燥的訓練,卻是打碎他們身上平民作風,將其變為軍人的基礎。

每一天軍營裡的新兵訓練全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樣子,負責新兵訓練的上尉在他的第一次訓辭中就明白無誤地告誡每一個新兵,三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後,才有資格留下的,才是大漢義軍合格的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