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作為王天明和學校的其它十一名教員才會兢兢業業教授學問的不敢有絲毫懈怠,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他們用於省城拿回的教學掛圖教授學生們識字、透過掛圖瞭解中國的山河地理。因為書本較貴,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夠承受,所以學校裡的教學都是用教學掛圖,無論貧富學生,都沒有課本。學生們不僅沒有課本,甚至就連課堂上寫字,也是用毛筆沾水寫於桌上小石板上,與小石板上練習。至於紙張因為需要購買,在課堂上並不使用,其目的是為了減少窮人家的開支。
置身於課堂上看著面前端坐著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座位都是根據考試的成績排列的,他們的年齡各異,男生居左,女生居右,他們都是於去年七月被入學。
去年為了讓學區內的7歲至14歲的孩童上學,兼任啟智小學校長的知州陳大人,甚至親自一家家一戶戶的遊說,無論其家中貧富,最後皆為陳大人真誠所感,大都將子女,至少將一個子女送入學校,大家不敢不給陳大人這個面子。
而今天是期末考試,學生們將在今天交出他們於學校學習四個月之後的答卷。這份答卷同樣也在考驗著作為教員的他。王天明看著學生提問道。
“何謂學?”
教室內立即有學生舉手,他指著其中的一個學生。
“李賜!”
“學,識也,好學近乎知,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
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後,王天明點點頭。
“很好!”
隨後他,便將正確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一起念!”
“學,識也,好學近乎知,學,效也。近而愈明者學也。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
在學生們反覆誦讀兩遍之後,王天明然後看著學生們說道。
“學,識也,學,效也,學者,學其所不能學也!今日之考試所考校的既是你們四月所學之知識,希望大家,都能夠正常發揮。切記,不可緊張,好啦,希望大家都能考取好成績!”
在學生們考試的時候,在他們四周八名家長們代表都端坐於一旁旁觀,考官的,還有來自州府的兩名官員監督,他們都是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樣。所以才去這種公開的方式,是為了保證考試公平公正,儘管這只是一次初級小學一年的期末考試。但州府還是派出了多名官員來此監督。
考試的內容分為國學、算術等筆記考試,在學生們領取了用於考試的紙張之後,王天明便於黑板上將試題寫出,並向學生們講解著考試的內容。
領取試卷的學生們,在聽到考試試題之後,立即拿起毛筆在試卷著書寫著,在學生們書寫著試卷的時候,一旁的家長神情顯得有些緊張,他們實際上是擔心著另一間教室內的自家的孩子。憂心著他們的考試成績,至於州府派來的官員,則於一旁履行著監督之責。
在考試進行之中,身為靖州知州的陳天龍則在教室外來回巡禮著,穿著便服的他看起來和普通的教員沒有任何區別,實際上他也是這所學校的教員之一,他同樣也是這裡的校長。之所以由地方官兼任小學校長,這是府中的要求,不僅僅只是透過這種方式表明府中對於小學的重視,同樣也是為了避免地方的牴觸,有地方官做陣於校中,地方上傳統讀書人至少不敢詆譭小學,千年來對於官員的敬畏早就滲透到他們的骨子裡。
“全校在校學生396人,分成十個班,明年估計可能還要再開一至兩個一年級,玉亭,你身為學務,可要先調查好明年有多少學生入學,需要增加幾名教員……”
按道理來說身為知州的陳天龍是學務趙雲勤的上級,但做為啟智小學校長的他,卻又受其管轄,畢竟學務負責的是督辦全縣學務。
“大人,明年適齡的有96人,開兩個班沒有問題,但是至少需要增加三名教員,其中還有一名專職的體育教員。”
與傳統的私塾只讀書不同,在小學之中體育同樣也是必修課,而任何一所小學必須修建操場,以供學生們上體育課。
“增加教員沒問題,小學的經費是由府中直接補貼的,而且明年州里的商稅也會有所增加,教員的薪俸完全不是問題。”
以為趙雲勤是在擔心薪俸以及經費問題的陳天龍又特意強調道。
“你是學務,辦好學就行,我是知州,這辦學的經費,我來想辦法!”
“大人誤會了,我擔心的並不是眼下的經費,而是將來!”
看著大人,趙雲勤道出了自己的擔心。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