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車內,但是他仍然端坐著,等待著。
差不多一個小時之後,馬車終於來到了位於雨花臺的圜丘壇這座圜丘壇是用拆除了“天父臺”後建後,這是皇帝舉行祭天大典的場所,又稱祭天壇。而在圜丘壇外,已經黃蔓遮擋,除了大臣和觀禮的各國外交官外,凡夫俗子是不能夠目睹祭天之禮的。
從這時開始,朱宜鋒就像是任人擺佈的木偶一般,每走一步,都是依據古章典儀來進行,他緩步走上高聳的圜丘壇,在禮官引領下行祭天之禮。在置身於這漢白玉製成的圜丘壇上,朱宜鋒南面北行禮,向上天報告道:
“……定有天下之號曰中華,建元開宏。”
禮畢後,一名侍從校官在郊壇前設下一把金椅,面向南,並在金椅前擺下冕服案。張亮基、駱秉章兩位左右丞相率領文武百官啟奏道:
“告祭禮已經結束,請即皇帝位。”
直到這個時候,百官簇擁著朱宜鋒,扶他坐到金椅上,然後這些穿著大典服的文武官員們才退下按照官階高低排好次序。執事官捧著冕服案和寶案上前,丞相等人取了冕服披在朱宜鋒身上,穿在的上的是明式的冕服,這是中國古代漢家帝王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的禮服。玄衣肩部織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裳織藻、粉米、黼、黻紋各二。即所謂的“十二紋章”紋樣。另外,還有中單、蔽膝。均織織藻、粉米、黼、黻紋。此外還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和小綬,玉鉤、玉佩,金鉤、玉環及赤色襪、舄。
在眾官們的服侍下,穿上這隻在登基等大典中才會穿著的冕服,朱宜鋒不禁感嘆著這冕服的繁雜,也幸好這冕服只有在大典時才會穿著,要不每次穿衣都需要幾人在一旁服侍。
隨後張亮基又為他戴上冠冕,穿戴完畢後,丞相等人加入百官的隊伍,禮儀官立即喊道:
“排班。”
排好後,大臣們先鞠躬,樂官負責奏樂。然後,大臣們先下拜三次,起身,音樂停下來。緊接著,大臣們又下拜三次,再起身。音樂隨著大臣們下拜而響起,隨著他們起身而停止。
直到這時,大臣們才可以稍鬆一口氣了,因為接下來主要是丞相的任務。禮儀官引領丞相到皇帝寶座前,身為丞相的張亮基跪下並亮出笏板,百官跟著他跪下。捧寶官開啟盒子,取出皇帝的玉璽,交給張亮基。他的雙手捧著玉璽,對朱宜鋒說道:
“皇帝登大位,臣子們獻上御寶。”
尚寶卿接過玉璽,收到盒子內。百官在禮儀官的提示下,下拜,起身,回到自己的位置。
然後是一系列繁瑣的禮節,禮儀官一連串喊道:
“鞠躬、拜興、拜興、平身、笏、鞠躬、三舞蹈、跪左膝、三叩頭、山唿萬歲、再三唿、跪右膝、出笏”。百官要按照這個步驟一絲不苟地行完禮,主要的禮節就完成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百官們的現次山唿之中,頭戴冕冠的朱宜鋒隔著被珍珠製成的冕旒擋住視線的時候,他心中突然湧現出一種異樣的情感,這種情感激盪著,他整個人沉浸在即便主宰這個帝國的憧憬之中,慢慢的朱宜鋒神情越發的凝重,此時,他發現自己根本笑不出。
多少年來,無論何時,自己都深深的愛著這個國家,而今天之後呢?
這個國家將與自己成為一體!
望著那跪於面前百官,儘管跪禮已除,但是在這個大典上,跪禮確實再適合不過朱宜鋒深吸一口氣。
“一切……從今天開始!”
是的!
今天之後,一切都將會重新開始,因為今天之後,“我大清”將會成為一個史,一個新的帝國將會誕生在這個世界上中華帝國!
而自己則是中華帝國的皇帝!
這個帝國以及四萬萬國民的主宰!是這個東方古老帝國的無上君主,從今起,自己將與這個國家以一種從未曾有過的方式結合為一體!
朕即是國家!
在這一瞬間,朱宜鋒似乎明白了,明白為何皇帝之位會讓那麼多人追逐它,因為皇帝之位因為皇帝之位的帶來的權力,是對世間萬物所有一切的主宰!
禮畢後,朱宜鋒又去太廟追尊父母,回到奉天殿。百官上表道賀,然後各就各位。朱宜鋒穿著袞冕在音樂聲中登上御座。將軍捲簾,尚寶卿將玉璽放在案上;在拱衛司令聲中,引領者將百官引入拜位中,面向北站立。
樂聲再次響起,百官在指引下行三跪九拜之禮。原為“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