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臣還是放棄管狀彈倉的,選擇了盒式彈倉……”
在徐樹珊解釋著的時候,穿著一身陸軍軍裝的朱宜鋒的雙眼卻真勾勾的盯著手中的這支步槍,那漂亮的核桃木槍托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極為精美,而更為讓他驚訝的卻是這件武器的“熟悉”。
之所以說“熟悉”是因為朱宜鋒曾經見過“它”,準確的來說是見過“它”的照片,那是在另一個世界,三十幾年後,它會出現在北方的那個鄰居的家中,那時的它被稱為“莫辛納幹”。
顯然,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徐樹珊受到自己,不對,是受到了“它”的影響,在過去的四年間,朱宜鋒發現很多人都受到“它”的影響,“它”總會給予一些人提示,透過那一道“靈光”,一些不屬於這個時代的發明,被髮明瞭出來。這就是“它”給予自己的幫助,就像這支並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步槍一樣。
“它採用整體式的彈倉,透過機匣頂部的拋殼口單發或用橋夾裝填。彈倉位於槍托下的扳機護圈前方,它的的容彈量為5發,但實際上其彈倉只能壓入4發彈,而不是5發,最上面的一發必須推入彈膛;彈倉有鉸鏈式底蓋,可開啟底蓋以便清空彈倉或清潔維護。由於是單排設計而沒有抱彈口,因此彈倉口部有一個隔斷面器,上膛時隔開第二發彈,避免出現上雙彈的故障……”
在陛下操作著步槍的時候,徐樹珊有些獻寶似的拿出了一夾子彈,接過子彈,按照電影中的看過的方法將一夾子彈裝入彈倉之後,不顧徐樹珊瞠目結舌的模樣,朱宜鋒看著膛中的便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