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發起攻擊。”
而這個建議顯然是基於一個原則保護己方安全的原因,對於出境作戰,帝**隊的原則非常簡單,首先保護己方的安全,至於外國人、外國平民的安全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內,就像對林肯港的炮轟一樣,對那裡的無差別炮轟,只是為了摧毀城內的抵抗意志,令其放棄抵抗,從而為部隊的登陸鋪平道路,畢竟,中國不需要為外國人的安危負責,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問題。
三十四人組成的騎兵隊出現在格林森市的時候,這個與其說是城市,倒不如說是集鎮中的幾百個澳大利亞人,無不是瞠目結舌的看著出現在這裡的騎兵,這些騎兵身上穿著的不是他們所熟悉的英**人的紅色軍裝,而是一色的卡其色軍裝,而且頭上帶著的也是與歐洲軍人不同的寬簷布帽。
更重要的是那遮陽的寬簷布帽下方,那些士兵們的相貌與他們是截然不同的,而立即讓他們聯絡到剛剛得知的訊息。
“中國人!”
不知道是誰首先喊了一句,然後整個市鎮立即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就在幾個小時之前,他們還曾懷疑過過路人傳來的訊息真假南澳大利亞遭到中國人的進攻。
而現在,出現在這裡的軍人,則成為了最好的佐證。面對這些突然出現的中國人,儘管城市中的男人們的腰間大都佩帶著武器,但是卻沒有人敢於首先拿出武器,只要但凡稍有理智的人都很清楚,他們根本不是軍隊的對手。
也正是這種認識,使得這些人做出了一個極為理智的選擇放棄抵抗,甚至還有一些人有些膽怯的將武器扔到了一旁,生怕因為自己腰間的轉輪手槍,而成為中國人射殺的物件,畢竟戰爭,從來都是戰爭,在戰爭中,從來沒有什麼誤殺,有的只是死亡,至於憐憫……那不過只是勝利者的一時仁慈罷了。
“你們的市長在什麼地方!”
畢業於講武堂的吳以民可以說著一口還算流利的英語,甚至還能夠結結巴巴的說一口勉強能讓人聽懂的法語。這也許是講武堂畢業的軍官最大的特點至少有一門精通的外語。現在他當初選擇了英語,倒是派上了用場。可以同這些英國人直接溝通,而不需要透過翻譯,儘管這場戰役準備的有些倉促,但是得益於這幾年的“求知識於世界”,使得軍隊仍然徵召了一批數量充足的英語翻譯,不過對於吳以民來說,他更願意自己同當地人溝通,而不是借其它人之口。
畢竟,翻譯之間的誤解很有可能在戰爭時期,導致許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市長,有些事情的操辦最好有當地人的配合,根據《手冊》的建議,儘量與當地的民政官員配合,因為那些地方的民政官員大都是本地選舉產生,他們首先考慮的是本地居民和他們的財產安全,而不是國家或者殖民地本身。
不需要過別人去通知,在軍隊出現在格林森市不到十分鐘,得到訊息的森克便騎著馬趕了過來,曾經與土人戰鬥過的他,一看到這些中國人,就發現他們所處的位置恰好了是一個可守可攻的位置,而在市外的田野中,似乎也有他們的人。
“先生,我是格林森市的市長,森克?克倫斯,請問你們是?”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儘管在土人的面前,森克從未曾感覺到恐懼,但是在看到眼前的中國將視線投在自己的身上時,他卻感覺到一種莫名的恐懼,因為他知道,這些人不是土人,如果他們願意,隨時都有可能把這座城市移為平地。
“你好,市長先生,我是中華帝國澳大利亞派遣軍准尉吳以民,現在根據派遣軍司令部授予我的權力,宣佈格林森市已經為中華帝國佔領……”
用英語將一一道出佔領本市的事實之後,吳以民又拿出了一張英文佈告,在告示中一一解釋了的地方需要作出的配合,同時用極為嚴厲的言語提醒所有人,如果他們選擇抵抗的話,城市中的所有人都會被送進集中營。
集中營,這是針對澳大利亞戶戶有槍的現實,制定的一個特殊的安置政策,對於抵抗的城市全體居民實施“重新安置”,他們將會被安置到“集中營”中,在集中營內像戰俘一樣,接受軍隊的看管,換句話來說,他們所有人都是戰俘。
在這名中**官宣佈城市被佔領後,森克長鬆了一口氣,不知是解脫,還是之前的擔心終於放鬆了下來,
“長官,請你放心,我們一定會遵守貴軍下達的命令,絕對不會違揹你們的命令!”
好吧,現在這裡已經被他們佔領了,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抵抗都是不理智的行為。對於森克來說,他可不想因為自己的抵抗,像是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