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他非常清楚自己這位堂弟的性格。即便是一時的失控,也會迅速冷靜下來,然後來認真的思考對於面前這種局勢的解決方案的亞歷山大…瓦涅夫斯基伯爵對此很有信心。
“戰爭……現在如果我們貿然地捲入這場戰爭,會不會太早了一點?畢竟現在皇家海軍的力量仍然存在著。”
拿破崙三世或許自負,或許驕傲,但是他的叔叔的失敗,確實得他對於英國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恐懼。他當然不希望,把自己的皇帝寶座作為籌碼,放進這場戰爭之中。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卻清楚地知道那些將軍們中的不少人,恐怕會非常樂意向英國宣戰,從而獲得個人的榮譽。
可是作為皇帝的,他很清楚。將軍們之所以願意打仗,是因為戰爭,無論是勝是負,對於他們而言是沒有任何影響的。
可是作為皇帝的他卻不同,如果法國輸掉了戰爭,那麼,他會立即被那些將軍所拋棄。沒有軍隊的支援!他的皇帝寶座是坐不穩的。
也正因如此,在對英國戰爭問題上,拿破崙三世才會顯得極為猶豫。他必須首先考慮到自己的皇帝寶座。而不僅僅只是法蘭西的利益。
但是現在面對中國人與俄國人達成協議的現實,他不得不去考慮,英國的殖民地利益,很有可能被這兩個國家劃分的事實。
現在法蘭西應該何去何從?
對於拿破崙三世來說,他所渴望的是能夠獲得像他叔叔一樣。擁有軍隊百分之百的忠誠以及擁護,同樣,也擁有來至於民眾的擁護。
如何能夠獲得來自各個階層的忠誠以及擁護呢?透過一場戰爭的勝利,無疑是最為簡單的辦法。最好是一次輝煌的勝利。
但是想要實現這個目標並不容易。
他對自己手下那群將軍元帥是非常瞭解的,他們從拿破崙之後一直處於半獨立之中,無論王朝國家如何變化。誰都無法奪走他們手中的權利。
他們一直牢牢的掌握著軍隊。戰爭勝利了,他們會獲得屬於自己的榮耀。如果戰爭失敗了,那麼皇帝就會成為替罪羊。
在這種情況下,拿破崙三世,當然要謹慎一些。
但是現在中國人還有俄國人會等著自己嗎?
拿破崙三世皺眉思索著,他之所以相信這一次英國很有可能會在劫難逃。是因為英國的力量並不足以對抗三個大國的同時進攻。
在這個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能夠抵擋得住。三個大國在各個方向發起的進攻呢?
可是即便如此,並不等於拿破崙三世會願意冒險,他並沒有叔叔的那種冒險精神。所以他希望等到一切都塵埃落定的時候。再展開行動。
他想要等到中國人在海上,贏得了根本性的勝利之後。到那時,再加入這場戰爭之中,參與到勝利者的盛宴,可是現在他的處境卻是極為尷尬的。
因為很多跡象都在表明。中國人很有可能會甩開法蘭西。與俄羅斯一起瓜分不列顛的財產,到時候他們肯定不會考慮法蘭西的利益。
至於法蘭西很有可能連一丁點殘羹剩飯都吃不到。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可除非現在法國就加入其中。否則法國又怎麼可能在勝利者的盛宴中佔據有利的地位呢?
對於拿破崙三世來說,他所希望的,並不僅僅只是打敗英國。他更關心的是在戰後的分髒,畢竟對於法國來說那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廣闊的殖民地,它不僅可以安慰那些農村裡的農民,同樣也可以讓城市中的企業主滿意,他們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土地以及市場。
有了他們的支援之後,他才有可能把權力從那些將軍以及元帥的手中收回,必須要千方百計的討好他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拿破崙三世同樣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夢想,他希望自己能夠像叔叔一樣成為一個讓法蘭西為之驕傲的皇帝。
“這是一個機會!”
拿破崙三世看著手中的這份檔案,默默的想到。這是他成為真正皇帝的一個機會。如果成功了,他就有可能從那些人的手中把權力奪回來。
“亞歷山大,我親愛的兄弟,你認為現在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是和中國人一起行動?還是站在這裡繼續觀望。”
拿破崙三世看著自己的外交大臣,他相信自己的這位兄弟,至少,他絕對不會像那些將軍和元帥們一樣。隨時準備拋棄自己,同樣,她也渴望著恢復拿破崙的榮譽。
“陛下,我想說的是,我們現在必須要抓住機會。”
亞歷山大…瓦涅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