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之膽。”
潘鐸倒也是很讚賞王葆生的建議,現如今,可是要先想法保住長沙,只有保住長沙,才能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
“既然咱們上一次能守住這長沙城,這一次便也能守住此城,再說,咱們就依照上一次的法子來辦,總能守得住這長沙城!”
一群不知兵的人在這裡聚於一起,所能想到的自然也就是依著上次守長沙的經驗來辦,潘鐸的建議只引得眾人紛紛點頭稱是,而駱秉章更是連聲說道。
“王明府的辦法立即照辦,但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要辦,”
接著他又補充道。
“火速派人出城到嶽州去,查探一下那裡的情況,若是可以話,就立即調曾滌生帶兵來救援。曾滌生手裡的湘勇才是眼下真正的精兵,只要他的兵過來了,長沙自然也就保住了。”
大家都連聲說著好,而駱秉章則立即叫巡捕派人出城,以去聯絡嶽州的曾國藩。
長沙城南門外的妙高峰,其實並不高,準確地說,它只是一個土堆罷了,就和城東郊的馬王堆一樣。但它比馬王堆的命好,它緊靠南門,處於長沙城熱鬧的地方。在鬧市區有這麼一座地勢稍高,又林木蔥鬱的山丘,更顯得難能可貴。歷代文人雅士,都喜歡在這裡登高賦詩。當年吳三桂佔據長沙時,陳圓圓已經老了,八面觀音、四面觀音成為他的愛妾。吳三桂常常攜帶兩個觀音在妙高峰上游憩。峰頂藥王廟前的坪中,至今還留下為吳三桂造的石桌石凳。傳說吳三桂與八面觀音、四面觀音,時常在此對弈,石桌上刻的棋盤還清晰地保留著。
在去年太平軍兵逼長沙的時候,這妙高峰和峰上藥王廟便是太平軍本營所在,而此時,當左宗棠來到此處時,察看南門外地勢。見妙高峰拔地而起,林木繁茂,如同一座巨大的營壘紮在南門外,但山上卻依如上次守長沙一般,無一兵一卒相守。
便陡然冷笑道。
“這駱儒齋用兵如此,豈有不敗之理!”
也難怪他會這般冷笑,上一次作為湖南巡撫的幕僚,他曾建議往妙高峰上派兩千兵勇,與城內互成犄角,結果未被採納,現在這一次,這妙高鋒依然為人所輕視,難道他們便不知道,於妙高峰上可居高臨下,俯視全城嗎?
“傳令下去,本營設於妙高峰上,于山腰高出城牆處設以炮臺!”
幾乎是在冷笑之餘,作為前敵指揮的左宗棠便下令做攻城部署,實際上他這個前敵指揮,對軍隊並沒有直接“管轄權”,這個前敵指揮是根據義軍的軍制設定的,畢竟現在義軍最大編制也就是團,這次為攻取長沙,調動了三個團,為協調三個團的使用,自然需要設立前敵指揮部,而左宗棠作為指揮官的同時,在他身邊的則是一群十幾歲的軍校生作為參謀。
在左宗棠依據自己的判斷開始進行部署的時候,妙高鋒上,一群穿著領銜佩著“學”字銅章的少年,而正拿著望遠鏡觀察著長沙城,並不斷的修改著地圖。
“嚴格意義上來說,長沙我義軍成軍以來強攻的最大一座城池。不過,長沙城牆高大而堅固,現在城門緊閉,防守森嚴,強攻不易。各位有何意見,儘管直言。”
作為前敵總指揮的左宗棠,自然知道為何會派這些少年給他當那個什麼“參謀”,無非就是為了栽培這些少年,於是他便主動詢問道,而且相比之下,他們比他這個總指揮更瞭解義軍。而他之所以將長沙視為強攻第一城,那是因為武昌並不是強攻而是奇襲。
“總指揮,”
放下地圖,穿著一身軍裝的梁裕秋指著長沙城說道。
“長沙自古為軍事要地,今日一看,果然名不虛傳。打下長沙,將會震動清廷,鼓舞全軍士氣,影響很大。但現在長沙已處於戒備之中,當以正面強攻和側面進攻相結合。我以為,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我軍之火力優勢,以南門為正面,藉助妙高峰高於城牆的優勢,以加農炮對城牆以及城內進行轟擊,壓制敵軍,再以側翼使用68磅炮猛烈轟擊其城門,轟開城門後,立即派遣部隊猛衝進去,我相信以長沙城內的守軍,完全無法阻擋我軍強攻。”
在梁裕秋的話聲落下時,劉子偉則站起來大聲說道:
“考慮到城門後亦有甕城,我認為可以採用爆破作業攻城……”(未完待續。)
第183章 破城(第二更,求月票)
(您的每一個定閱、推薦、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援!新書不易,還請大家多多支援,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群: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