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
“少白,你和我說句老實話,府中是不是準備對廣西動手了?”
身體微微前探,在李子淵看來,府中這次調兵,十之**是因為廣西,畢竟這奪取西南是府中早已制定的計劃。
“雖說廣西之兵不值一提,但是奪取廣西勢必要派兵鎮守、擇官加以……”
就在李子淵說道著自己的想法時,林鬱青看著他說道。
“長吏大人,在我來廣州前,漢督讓我給您帶了一封信!”
話聲落下的同時,林鬱青從口袋中取出了一封信,遞給了李子淵。接過那封信,李子淵仔細的看了一下,他的臉色不時變幻著,驚訝了好一會,他才抬頭看著林鬱青說道。
“漢督已經決定了?”
“是的!”
“那府中……嗯,參謀部的意思是?”
府中用兵皆出參謀部,想來那邊肯定已經同意了吧!
“這是漢督的意思!上來漢督已經在信中已經有所吩咐,我等只需服從漢督之命既可!”
“唉,我明白了!”
彷彿百感交集的李子淵長嘆口氣,一時不知從何說起似的。
“現在你來了,那這廣東的一切就全都指望少白您了,至於需要做什麼,我這邊只管全力配合便是了。”
在道出這句話的時候,李子淵的語氣顯得有些不安,神情中更顯得緊張,最後他突然抬起頭問道。
“那以少白你看,此事咱們有幾成把握?”
“七成吧!”
七成把握,這可真不低了!
在李子淵點頭這般尋思時,林鬱青又說道。
“長史明天可有安排?如果沒有安排,可否隨鬱青一同往虎門?”
虎門是珠江的門戶,而虎門炮臺則是珠江的屏障,其炮臺舊址分佈在珠江兩岸的大角山武山和大虎山等地。十幾年前,林則徐銷煙後和水師提督關天培一道動員民眾籌備防務,加固和新建11處炮臺,設定大炮3o0多門。以沙角、大角炮臺為第一重門戶,威遠、鎮遠、靖遠、鞏固、永安、橫檔前山月臺為第二重門戶,大虎炮臺為第三重門戶,組織3道防線。
不過這看似堅固的炮臺,卻依然為英軍所攻克,至於那炮臺上的數百土鑄火炮,並不能阻擋英軍的艦隊。雖說在虎門之戰結束之後的幾年,這炮臺再次被修復,並換成了仿洋式的火炮,但其依然是傳統的中式炮臺。
年初兩廣總督葉名琛舉義之後,駐惠州的廣東提督面對攻城義軍下令投降後,這虎門自然也就由義軍接管,在遣散炮臺舊兵之後,虎門炮臺進駐了一個團的義軍官兵,隨後義軍便開始加固、重新設計虎門炮臺,以使其現代化。
儘管此時相比過去,這炮臺上僅只剩不過百門火炮,但其要塞結構卻更加合理,且火炮亦更為優良,對於虎門炮臺,李子淵並不陌生,已經的是廣州的門戶,他曾不止一次來此視察,確保廣州的安全。
而再次造訪炮臺時,李子淵發現炮臺上的官兵是互助的訓練。顯得比平常忙碌許多,仔細觀察一下,李子淵發現炮臺上的大炮似乎“變小了”。
“換炮了?”
李子淵驚訝的問道,
“換了新型的漢式炮!”
林鬱青點頭應道,然後又請其一起去炮位旁參觀。
漢式大炮確實和過去的火炮不一樣,它的炮尾似乎很複雜,把炮尾的槓桿一拉,炮閂下拉,炮膛就開啟了。
“這大炮怎麼是這樣?這樣不會漏氣嗎?”
雖然並不是軍人,但李子淵卻也知道一些火器的原理,他的眼睛卻陷進炮裡拔不出來了。他甚至親手把炮栓來回開了幾次。這種後膛裝藥的炮尾機構是之前所有大炮從來沒有的。顯然這是新式火炮。
“長官,這是炮彈。”
李子淵一看,只見一名士兵扛來了炮彈,這不是一直以來的圓形鐵質炮彈,而是錐形尖頭炮彈,炮彈也和過去不同。
“林將軍,能否裝填給我看一看啊?”
原本就是準備向其演示漢式炮威力的林鬱青自然沒有拒絕,他向大炮旁的兵工廠派出的訓練官詢問道。
“怎麼樣,現在他們可以操作火炮了嗎?”
“還不太熟練,但基本操作完全沒問題。”
回答著將軍的問題,錢磊便對一旁的軍士長命令道。
“李炮長,現在開始演練吧!”
李明川立即命令士兵表演了操炮的流程,蹲在炮位後方的炮兵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