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9部分

為顯赫的大臣便是這位被奕訢強留下來的軍機大臣了。不過現在他們兩人倒是盡棄前嫌,兩人與京中的合作倒也是親密無間。

實際上兩人雖說先前有些許不快,但並不妨礙這個時候兩人全心全意投入到守城之中,畢竟他們都是旗人,萬一讓那些髮匪打進了城,他們誰也保不住腦袋,現實的威脅使得他們只得親密無間的互相配合著。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對於留守京中的穆蔭來說,他已經看到現如今恭王與京中的威望日高,甚得京中旗人的支援,而相比之下,那位爺卻是倉惶北逃。加上這外頭之前傳來的訊息,倒是離穆蔭暗自覺得,沒準這也是個機會。

前腳剛一進府,只見恭王精神不似往日健旺,神情似乎也顯得有些萎靡。穆蔭連忙領頭行過了禮,只聽奕訢直接問道:

“你們也都一宿沒有睡吧?”

“是!”

穆蔭、僧林格沁等人無不是同聲回答道。

“穆軍機,現在城內的情況如何?”

奕訢略停一下又說道:

“這上面說城內的有漢民搶糧,萬一要是這城裡頭亂起來,到時候與城外的髮匪裡應外合,這京城如何能守得?照這樣子,老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大清國非得在咱們手裡丟掉不可!”

“是!”

穆蔭連忙答道。

“這事只能責成步軍統領衙門好好兒彈壓。”

“什麼彈壓?嚴拿正法!”

奕訢喊一聲:

“僧林格沁!”

“在!”

雖說同樣為王,可現在僧林格沁卻是聽命於恭王。

“你怎麼說?”

“此事,要辦就得快,絕不能讓此苗頭漫延起來,如若不然,這京城必將毀於其手。”

“當然要快。”

奕訢認真的說道:

“本王的意思是,讓你再多調兵進來,切切實實辦一辦,非得把那些個人的亂心給殺下去不可。”

因為城內只有十幾不到二十萬漢民,其它近九十萬皆是旗人的關係,奕訢倒是不擔心城內發生混亂,他唯一擔心的便是這些人同城外勾結在一起,到那時,這京城怕就保不住了。

想了一下,僧林格沁答道:

“我可以把非得神機營、虎神營也多派人不可,還有這巡街也要再多派些人。”

奕訢瞭解他的用意,因而便點點頭說:

“就這麼辦,絕不能讓這城裡頭出了亂子,這時候,咱們可是擔當不起啊!現在這城外怎麼樣了?”

隨後眾人又開始談論著城防事宜,雖說現在太平軍因為勝保領兵於城外牽制,攻城不再像初時那般猛烈,但誰都知道,這不過只是喘息之機罷了,當初向榮不也曾領兵於城外與太平軍撕殺,其間更是多次差點攻破粵匪大營,可又能如何,最終那武昌不還是為髮匪所奪。

也正因如此,他們才不至於因為勝保的反攻,而心生鬆懈之心,這不能把希望全都寄託於勝保的身上,甚至也正因如此,奕訢才幾次拒絕僧林格沁出城與勝保合兵一處的請求,這京城可就只有僧林格沁這麼一支隊伍還算驍勇。至於十幾萬京營現在所憑的不過只是一時的為保全家人的血勇罷了,

又作為了一番吩咐,在其它人離開之後,身為留京辦事大臣的文慶,卻留了下來。儘管咸豐在離開京城時,令奕訢留城防守,看似被授予節制守城文武大臣之權,但卻又留下多人掣肘其權責,而作為三朝老臣的文慶正是其中之一。

不過與咸豐料想不同的是,文慶雖是用於掣肘奕訢,令其不至於的專權,但是實際上,在許多見識上,他卻與奕訢有著共同之處,如在髮匪橫行後,其主張重用漢臣,認為漢臣來自田間,知民疾苦。更是時常密請破除滿、漢畛域之見,不拘資格以用人。在這一點上,他與奕訢可謂是所見略同,但這並不是文慶完全倒向奕訢的原因。

“王爺,那邊還是沒有訊息!”

文慶看著奕訢語焉不詳的說道。

“哦,現如今這京城被團團包圍,沒有訊息,也是意料之中……”

奕訢頗是無奈的說了一句。文慶口中的那邊,指的自然是北狩的皇上,可皇上在出京後曾遭粵匪兵襲,雖說最後在黑龍江馬隊的保護下,成功化險為夷,可在其後因為京城被團團包圍,使得這京城便與外頭失去了聯絡。

不過也正因如此,這留守京城的諸大臣才會心思浮動起來,這皇上現在是什麼情況?

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