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戰爭中置身事外,從而導致了這場戰爭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範圍內的大戰。大戰的結果改變整個世界,同樣也改變了世界的未來……”
《世界近現代史》商務書局嘉裕四十二年
土耳其對中國、對俄羅斯宣戰!
在開宏五年春,這個新聞並沒有在中國引起什麼轟動,對於國人來說,土耳其他們大都沒有聽說過,即便是沒有聽說過,那麼就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國家,這樣的國家根本就不足為懼。
但是土耳其的宣戰,卻使得這場戰爭從三國之戰,變成了四國之戰,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多年來一直作為官方報紙的《中華時報》,在描述土耳其參戰這一新聞時,用上了“世界大戰”這個名詞。
“世界大戰?”
放下手中的報紙,朱宜鋒的神情顯得有些古怪,他沒有想到在這個時代會有人用“世界大戰”來形容這場戰爭,不過只是一場四國之戰,即便是法國加入其中,也不過是五國之戰,這可以稱得上世界大戰嗎?
“陛下,臣倒是覺得“世界大戰”一詞極為準確,雖說現今所捲入國家不過只有四個國家,但是現在戰爭已經涉及到幾乎整個世界,這場戰爭起源於美洲,後又於亞洲燃燒,又擴散至非洲以及澳洲,甚至在歐洲外海亦曾爆發海戰,可以說,全世界各個角落,都受到戰爭的影響,用世界大戰一詞,倒是再恰當不過!”
李鴻章這麼一解釋,朱宜鋒不由自主的點了下頭。確實就戰火燃燒的範圍來說,這場戰爭雖說涉及的國家少,但是戰爭範圍卻極為廣闊,甚至超過了另一個時空中的一戰以及二戰,畢竟在另一個時空中,澳大利亞從沒有淪陷,美洲更沒有受到戰爭的威脅,但是現在,戰火卻在這些地區燃起了。
“李卿所言極是,朕著相了……”
是的,自己太容易受到另一個世界的認識所影響,雖說在細節上還沒有影響到判斷,但是在一些看似簡單的問題上,卻已經受到了嚴重影響。
就像在美國的問題,如果自己冷靜思考的話,不應該過早的捲入美國內戰才是上策,不能把北方推向英國,推到自己的對立面。但是現在,華盛頓已經站到了中國的對立面。
而自己之所以會做出這個判斷,正是基於對另一個時空歷史的瞭解,或許現在英國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美國才是最具潛力的國家,也是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國家。
也正因如此,分裂美國,阻斷美國的發展之路,一直都是自己的基本策略。即便是在對英國的戰爭之中,自己都毫不猶豫的選擇多樹敵,也不願意放過打擊美國的機會。畢竟,在五十年後,真正能威脅到中國的只有美國。
至於英國,失去了殖民地,他們什麼都不是!
沒有了殖民地的英國,甚至連紙老虎都算不上,也正因如此,在參謀部的計劃之中,才會以佔領英國殖民地作為前期的基本戰役目標,印度會有俄國人還有法國人去解決,至於澳大利亞,它的徹底淪陷只是時間問題,紐西蘭同樣也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失去了殖民帝國的英國,將會淪為歐洲的二流國家,甚至三流國家,但美國不同,美國的力量將會在未來的幾十年間不斷的顯現出來,當其它人意識到美國的力量時,那時,就沒有任何人能夠阻擋美國的崛起,也正因如此,朱宜鋒才會選擇南北戰爭這是阻止美國崛起的最後機會!
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機會。
可,雖說如此,自己似乎太妄自尊大了!
現在,在這種妄自尊大中,中國的軟肋正在顯露出來相對薄弱的國力無法支撐中國在世界範圍內的作戰,在太平洋,現在中國不過僅僅只有兩艘裝甲巡洋艦以及十幾艘木殼軍艦。
為了支援海外的作戰,國內已經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力量,為了運輸部隊,不僅動員了幾乎全部的商船,還從國外購買了超過三百艘商船,如果不是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俘獲了超過四百艘商船,估計運輸壓力會更大。雖說軍隊的儲備使得兵工廠的生產壓力並不大,但隨著戰爭的長期化,未來的生產壓力只會越來越大。
現在的中國似乎正在陷入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之中。但是對於外界來說,他們根本沒有意識現在的問題,整個國家上下沉浸在一片狂歡之中。軍隊每取得一次新的勝利,市民們就排著長隊,揮動著旗子,踏著冬雪,來到皇宮的城門前舉行慶祝大會。軍隊在澳大利亞、南非以及東南亞的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勝利,似乎顯示了帝**事力量的不可戰勝。有如狂風暴雨式的武力征服,為中國贏得了一個廣袤萬里的帝國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