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人必定甘願為朝廷驅使……”

雖說現在所謂的朝廷不過只是在這個小小的一畝三分地間,可對於他們來說,卻依然習慣於這樣的稱謂。

“再則,更緊要的是,現在國內的百姓早已對漢逆更是心懷不滿已久,自漢逆篡國以來,其改聖教、亂人倫,廢科舉,流平民,陷士紳,舉奸商,一樁樁一事事,皆是不得人心之舉,如此種種,若是朝廷能遣人於國內興以義旗,國內百姓必定紛紛響應,屆時我大清國自可復國……”

雖然遠在美國,但是徐桐卻一直在關注著國內的一舉一動,在他看來,中華朝所實施的那些東西,無一不是禍國殃民之舉,而且他從友人的信中,也獲得在國內,中華朝的“新政”早就是人神共憤,按照那些友人信中所言,現在國內所差的只是“陳勝吳廣”,似乎在他看來,只要有人於國內舉起義旗,到時候那不得人心的中華朝,自然也就會煙消雲散,就像當年他們舉旗反清的時候一樣,

過去他們反清,是因為在他們眼裡,清總是外族人,可是現在,在目睹了中華朝的“禍國殃民”之舉後,他們卻已經受夠了中華朝的“亂政”,自然而然的也就心向大清朝了,現在正是大清朝復國的時候。

所以,徐桐才會相信,只要朝廷現在派人返回國內,自然可以舉以義旗,匡復大清國。當然在他心裡還尋思著,即便是再不濟,有了他們在國內策應,到時候洋人自然會看到大清國在國內的聲望,自然也就會支援大清國。

“沒錯,皇上也是這麼想的,現在中華朝已經民心正失,正是我等匡復大清國的時候!”

奕立即出言贊同道。

“所以那,朝廷準備派人回國內聯絡各方誌士,準備起兵起事!”

在奕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看著徐桐,那目光讓徐桐的心底頓時一緊,他立即明白了王爺為什麼招自己過來。

“王爺,臣、臣是文臣……”

難道說……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派回國,徐桐立即緊張的說道。

“再者,臣,臣隻身一人,又豈能成事!”

“唉,瞧你,那文丞相不也是文臣嘛!再說,皇上又不是讓你一個人去,皇上已經決定了,從內庫裡拿出一筆錢來,一是買船,二是募兵!”

“募兵?王爺,這美國可沒有幾個國人可供募兵!”

徐桐的話音剛落,奕便解釋道。

“募兵好辦,美國沒有,咱們就到非洲去找,這漢逆若是說做了什麼好事,就是把不少漢軍旗的旗人都流到了非洲……”

對於旗人,中華朝是區別對徒的,真正的旗人還在國內修著鐵路、服著苦役,那引起漢軍旗的人,現在早已經被流到了非洲,那可是足足幾十萬人哪!

“王爺,您的意思是?”

詫異的看著王爺,徐桐立即明白了王爺的意思,他是想從非洲募勇,

“只要咱們募上幾百兵勇,待他們回國後,一起義旗,必然可得舉國響應,到時候事情就能辦成,但是這樣的漢子固然比較難找,估計沒有幾十萬是辦不成的,所以皇上這次真是下定決心了,從庫裡拿出五十萬來,還請徐翰林為了我們大清國的江山,為了皇上,務必接下皇上的旨意,只要大清國復了國,到時候,非誅他姓朱的九族……”

雖說意淫是有限度的,可是在提到這些時候,奕似乎仍然看到了那個什麼帝都被攻克,那朱宜鋒就像他崇禎一樣吊死在樹上,到時候,他的腦袋還被人丟到大街上,像是個皮球似的,被要飯的踢來踢去。

一想到那些腦袋被一群叫花子踢來踢去,奕就激動得手指亂顫,隨之而來的還有急不可耐的話語。

“徐翰林,到時候,徐翰林自然是我大清國復國的第一功臣,縱是封王,又未嘗不可……”

盯著徐桐,奕的語氣中帶著不容質疑的味道,

皇上之所以選中的徐桐,一是因為他忠心耿耿,至於二嘛,則是因為他是漢人,因為他忠心,所以他肯定不會拒絕皇帝的旨意,因為他是漢人,所以即便是不成功,死了也就死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他年青,不過才三十幾歲,他不去,誰去?

面對奕的話,儘管明知道,接下這個旨意可以說是九死一生,但是徐桐時沒有一絲的慌張與不安,似乎某種天命的正降臨在他的身上,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中的理所當然。

“皇上,什麼時候見奴才?”

先是問一句,徐桐又補充道。

“奴才希望回國前,能先給皇上叩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