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箭,不管是哪一位世子,全都很輕鬆地射完,而且,也是箭中靶心,看不出勝負之分。
後來,又連射五箭,簡親王二子與裕親王,寧王世子所射之箭,不僅是箭中靶心,而且後箭有幾支箭是後箭直射前面一支的箭尾,破尾而中靶心,可見箭術更為精湛,而和親王與榮親王兩位世子便要稍遜一籌,被淘汰下來。
到了第六箭時,比試方法改變,由一名侍衛向空中丟擲一枚銅錢,參賽者不射箭靶,射銅錢。
此番下來,寧王世子敗北,他射中銅錢,卻沒有穿透錢眼,也被淘汰。
第七支與第八支箭,便是同時丟擲兩枚和三枚銅錢,看參賽者能同時射下幾枚,第七枝過後,冷青煜被淘汰,而第八枝箭比試前,冷華堂已是一身冷汗,方才兩箭連發,同時穿中錢眼已經很是吃,運氣的成分佔了多數,再加一枚銅錢,要全穿錢眼而過,幾乎不可能,他偷偷看向小庭,這樣高難的箭技,在整個大錦朝裡也難找出幾個,小庭平日足不出戶,雖是自小練武,難道真有這等本事?
這一次,他特意要求先賽,三枝鐵箭發出,三枝全中,但穿透錢眼的,只有兩枝,這樣的箭法也堪稱神技了,百步穿揚已難以形容他箭技的高超,場外傳來一陣陣的喝彩和掌聲,冷華堂深深地看了一眼仍是一派淡定之色的小庭,意氣風發地退到了場邊。
輪到冷華庭,他冷靜地取出三枝鐵箭,同時搭在了弦上,侍衛將三枚銅錢激射向空中,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所掀高度並不如方才,銅錢拋得高,下墜得也慢,射箭之人才有時間在銅錢落地之前射出箭枝。
一旁的觀眾看著便揪緊了心,只道這一次冷華庭必輸無疑,冷華庭毫不以為意,嗖嗖嗖三箭幾乎同時射出,墜地之後,驗試官上前檢查,赫然看到,三箭齊穿錢眼,拿來給皇上檢視時,眾大臣們頓時驚歎莫名,大讚簡親王教子有方,兩個兒子全都不同凡響,而身有殘疾的冷華庭更是讓人刮目相看,如此精湛的騎射技藝,在場無人能比,就算身體健全又如何,人家就是有狂妄的本事。
騎射比完,便是比拼力量,其他五位全是身體康健之人,比拼提石鎖之類的對冷華庭未免很不公平,太子便建議比試開弓,誰拉開的弓力量最大,誰就勝出。
結果,冷華庭坐於輪椅之上,竟生生拉開了一張三石的強弓,且弦開似滿月,令會場震驚,寧王世子倒是同樣拉開了三石強弓,也是滿弓,但他先前輸了一場,皇上便加試一項,比兵法,結果冷卓然向來對兵法興趣缺缺,哪有冷華庭精通,不過試了兩題,他便敗北。
武比過後,便是比文,文華閣大學士太子太傅親自出策論題目,六位參賽者回到殿前比試,當著皇上和滿朝文武百官的面,那場面比歷年的春鬧殿試更為緊張,太傅出題很是刁鑽,竟是以“精忠報國”四字為題,讓六位世子寫下策論。
六位同時動筆,同時鋪開紙卷,運筆輝灑,一時間,殿裡寂靜沉悶,只聽沙沙地寫字之聲,觀文比沒有武比精彩,但此種比試場面卻是頭一回見,往年殿試也不過只有監考官與皇上在坐,今天卻是群臣監考,稍有動作,便有幾十雙眼睛盯著,寧王世子原就討厭讀書,他最擅長的武比已經輸了,心裡便沒有了底氣,不過與下幾十個字,應付應付後,便交了卷。
太傅將他所寫的策論呈給皇上先閱,皇上只看了兩句便將那捲扔在了一旁,鄙夷地看了寧王一眼,繼續等其他幾位參賽考的試卷。
半個時辰過去,陸陸續續地,大家都交卷,皇上一張張閱過,前面幾份面色淡然,並無特殊表情,只在看到冷青煜所寫的策論時,讚賞地說道:“青煜平日裡總是懶散得很,文采卻是不錯,通篇下來,文字流暢,引經據點,,也很精點到位,嗯,看得出,你還是用了功的。”
裕親王聽了很是得意,高興地回看了眼簡親王,簡親王對小庭的文采比武功很為自信,不過,小庭只喜詩詞,對策論這種應考談東西很是討厭,今天這題又出得刁鑽套路,是小庭平日最不喜的論點,如此一想,心中便是忐忑,緊張地看著皇上。
皇上對冷華堂的策論也是讚不絕口,冷華堂文采飛揚,通篇策論氣勢磅礴,論據論點充分,以一臣子要如何精忠盡忠為論點,大量引用聖人之言,對奸臣大肆批判,大讚歷代忠烈,言其一生都要繼承忠烈的遺志,忠於皇上,忠於大錦……
如此論調自然很得皇上的心,皇上看冷華堂的眼光也很是欣慰,此子也是文武雙全,若能在第三項比試中也有作為,倒真可以考慮讓他承繼墨玉,畢竟冷華庭身體有疾,且太過桀驁,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