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我沒學過。”
銀裳麗人微笑搖頭,道:“但是煙鎖重樓裡頭有很多藏書,我孤居寂寥,常常借閱東方仙術的書籍自修,後來梅琳老師偶爾造訪,也指點了我不少東西……”
一面說話,她的纖纖手指撥動車輪,木輪應聲而轉,卻是離地而起,像是被什麼雲朵托住似的,漂浮起來,妮兒登時明白她以不能行走之身,是如何離峰到半山腰採梅花瓣,又是如何尾隨著自己上峰。
(梅琳也教過她啊?好奇怪,原來梅琳老太婆以前就來過白鹿洞,這麼說,她與陸游……嘻嘻,有什麼藕斷絲連也說不定,不過兩個人都是硬脾氣,大概每次都是直接上山,不去旁邊的千雪谷吧……唉,這關我什麼事?我猜這個做什麼?)
銀裳麗人轉動車輪,來到石階盡頭,對著山下的濃密雲霧一揮手,周圍突然狂風大作,狂猛山風交卷吹襲,颳得人們衣衫啪啪作響,但也吹散了山下的雲霧,短短几下工夫,山下雲霧盡散,露出了山路上的景物。
妮兒看著自己快跑衝上來的山路,只見石階沿路上並沒有什麼機關,也沒有什麼殺人兵器,只有七座斑駁破舊的牌樓門坊,或是石材,或是木雕,唯一的共同特色就是古老,都爬滿了青苔,不但柱子的漆斑駁脫落,上頭的字畫早已模糊,就連最上方的牌坊都裂開缺角。
白鹿洞的奇門遁甲最擅長運用結界法陣,幾面杏黃法旗、幾座破舊門坊,已經足夠組成強力法陣,讓小覷它的人吃上大虧。妮兒特別用天心意識去感應,想試著確認看看,這些牌坊是否連結著天地元氣,一有人觸動,就會以自然元素還擊,但不知是否她所學不精,無論怎麼感應,她都感覺不到這幾座牌樓有連結什麼自然力量。
“這七座古樓門沒有連結自然能量,要透過它的方法,剛剛已經告訴你了。”
銀裳麗人微笑道:“只要你真心想要上山,就一定能夠上山,當然,下山也是一樣,只要你覺得在這裡待膩了,隨時可以下山。”
“就……就怎麼簡單?怎會?”
“就是這麼簡單。我只是不明白,明明這麼簡單就可以做到的事,為什麼卻偏偏沒有人肯相信。”
“但是,這裡不是白鹿洞關犯人的地方嗎?如果這麼簡單就能下山,那所有犯人不都跑光了?”
“呵,因為在煙鎖重樓還囚禁大批犯人的時候,那七重門的規矩不是這樣,而是讓所有想上峰、下峰的人,全都上不來也下不去。”
妮兒越聽越是一頭霧水,幸好銀裳麗人向她解釋,告訴她這七重門戶是白鹿洞奇門遁甲的最高成就,始創於九州大戰前的丹羅道人,如今技法已然失傳。
在那個天位力量尚未被廣泛應用的年代,人們對天地元氣的瞭解不如今日透徹,白鹿洞還鋪設不出牽引天地元氣的法陣,威力有限,丹羅道人別出心裁,排設出的陣法另走捷徑,先以階梯探測計算闖陣者的生辰八字、種族血裔,然後鎖定闖陣者的靈魂,引出闖陣者的力量回擊自身,借力打力,來十個就栽五雙,任是千軍萬馬齊攻,也無法突破峰頂。
九州大戰時,魔族數度殺上白鹿洞,書院中的儒生無力抵禦,就紛紛逃上煙鎖重樓,開動法陣,藉此保住不少人的性命,被當成是聖地。後來因為陸游在千雪谷中隱居修練,禁止旁人上峰,連煙鎖重樓都一併劃為禁地。
“當煙鎖重樓成為禁地之後,七重門的法陣就長時間開動,那時的法陣效果與九州大戰時期一樣,凡是想衝上峰頂救人、殺人,或是想從峰頂囚牢逃逸的人,走到一半,就會被七重門引動本身力量,回挫自身,有的走火入魔,有的傷重身亡。闖陣的人武功越高、執念越強,就越是上不去、下不來。”
“這麼毒辣?這樣子那些被囚禁的犯人不是等於終生監禁?”
“也不是。當犯人放棄了脫逃,萬念俱灰,願意安心待在煙鎖重樓,悔悟生平所為,他們就可以走過法陣。”銀裳麗人道:“只不過到了那個時候,他們通常根本不想下山,所以往往也沒機會知道這個秘密了。”
“真不愧是白鹿洞的卑鄙陣法,那現在又是怎麼回事?我剛剛一跑就跑上來了,一點都沒有受到阻礙啊!”
“呵,這點剛剛我有說過,因為陣法的運作方向改變了。”
法陣的創設,是在天位時代以前的事,當天位武者夾帶著強大破壞力出現,這個防禦法陣的效果就大大降低,而自從九州大戰之後,陸游接管了白鹿洞大權,便改了行事方針,嚴重刑犯再也不用判終生監禁,全部當場宰掉省事,免得重演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