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領教各大宗門的高人手段,而伯勞這位六境修士,也是想見識一番巴原上的當世高人,這對他們今後的修煉都很有好處。
樊室國早就派人在邊關迎接少務一行,由於這番大戰樊室國並沒有參與,由他們來做這個東道主是最合適的,百川城這個地點也選得非常好。
巴原的最東邊,有一片汪洋名為東海。有一條大江從西南方向的蠻荒高原奔流而下,橫穿巴原流入東海。巴原上的各條河流,發源於周邊的蠻荒群山,最終幾乎都匯入這條大江。在接近大江流入東海之地的這座城廓,自古被稱為百川城,取百川歸海之意。
百川城在大江的北岸,而這條大江便是樊室國與帛室國天然的國境。自百川城往東,東海岸邊還有兩座城廓,隔著大江的入海口,位於南邊帛室國境內的叫濱城,位於北邊樊室國境內的叫宜郎城。
濱城與宜郎城是在百川城之後建立的,它們最早都是漁民聚居的村寨,後來村寨變成了集鎮、集鎮又變成了城廓。當初玄煞率領白額氏族人,分別擊潰了樊室國與帛室國的進犯,主要的戰事就發生在這兩座城廓周邊。很難想象,玄煞當時還只是一位十幾歲的少女。
如今這兩座城廓名義上還是在樊室國與帛室國的治下,但已完全被赤望丘控制,生活在城廓周邊的民眾,大多也都是白額氏的各支族人。百川城離濱城以及宜郎城都是這麼近,在這裡舉行聚會,赤望丘也最為放心。
正式舉行聚會的地點,並不是在城廓裡,而是在百川城南門外幾十裡的大江邊。這裡有一座山,山上裸露的岩石呈黑白兩色,其間生長著野樹雜花,被當地人稱為黑白丘。
有人認為黑白丘就是傳說中的巴原九丘之一,但它如今已地處人煙圍繞之中,雖然山勢險峻瑰麗,可山中並沒有什麼特別的發現,所以很多人並不認可這個傳說。大江繞著黑白丘的山腳拐了一個彎,留下了大片開闊的江灘,還在江心留下了一座灘塗淤積的小島。
洪水季節,江灘和那小島都會被淹沒,但在剛立春的枯水時期,上面只生長著不知名的雜草。站在黑白丘腳下,視也穿過這片開闊的江灘可一覽無餘,甚至可以望見大江對岸樊室國的景象。
這一年的立春,這片荒涼的江灘上熱鬧非凡。巴原上各大修煉傳承宗門的高人幾乎皆來到了黑白之丘。帛室國早就做好了準備,沿著黑白丘山腳的坡地,以竹木和條石搭建了一座座房舍與涼棚,供諸位高人休息與觀賞風景。(小說《太上章》將在官方微信平臺上有更多新鮮內容哦,同時還有100%抽獎大禮送給大家!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新增朋友”,搜尋公眾號“dd”並關注,速度抓緊啦!)(未完待續。。)
079、古為今用(上)
這些傳說中的高人們,平日各在道場中清修,就算行遊巴原亦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普通民眾的心目中已與仙家一般,想見一面都難,今日卻幾乎都到齊了。樊室國不得不萬分小心接待,唯恐不慎得罪了誰,往後恐都是不小的麻煩。
五位國君的衛隊就駐紮在江邊,從江岸到黑白丘腳下留出了一大片空地。身為此地主人的樊翀,按照規矩也只能率領四支軍陣的親衛至此。立春之日一大早,五位國君的衛隊都在大營外列陣,衣甲鮮明威風凜凜,各家的氣勢也算是一種無聲的比拼。
哪一國的軍陣最威武雄壯?其實每位將士都是精神十足,就算如今的相室國和鄭室國已破落,但挑選四支軍陣的精銳還是沒問題的。可一眼看過去,仍是巴室國的軍陣最為肅殺威嚴,其將士無一不是歷經血戰勝、精銳中的精銳。
五位國君沒有帶侍從,分別從各自的陣營走出,來到黑白丘腳下向各派宗門的高人見禮。虎娃站在軍陣後的營地門口,留心聽著各方的介紹,見到了很多傳說中的人物。古雄川的古令先生來了,步金山的三水先生到了,英竹嶺的英竹先生也在。
虎娃特意觀察了英竹先生,那是一位令他感覺有些陰森的老者,以虎娃近乎天賦的神通,竟察覺不到其神氣波動反應出的內心情緒,當然也看不透其修為究竟有多高。虎娃早就猜疑當初刺殺大俊的那位大成修士便是英竹,假如是這樣。他遲早也不會放過這位高人的。
但現在也不是談這些的時候,自從殺了鄭股之後,虎娃的心境很安定。就算最終要找英竹先生算賬,但也不可著急。就如同他親手打死鄭股,亦不是當初想做到便能做到的事情,但隨著世事演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當五位國君上前行禮表示敬意,英竹先生起身還禮時,似乎也莫名察覺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