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室國是巴原五國中除了巴室國之外最富庶的國家,因為它也擁有很多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帶。而且鹽兆五百年前進入巴原時。最早到達的地方就是這一帶,這裡的農耕文明也比巴原上其他地方開發得更早一些。
但樊室國中的沃野平原,並不像巴室國那樣大致連線成片。巴原被崇山峻嶺四面環繞,其內部也有諸多山川。樊室國的地形很特殊。它被很多條大大小小的山脈縱橫交叉穿過,山脈間被分割出了一片片地域較小的平原,呈網格狀。
城廓大都建立在小塊平原的中央地帶。其周圍的人煙村寨往往比較稠密,但是從一片地域到另一片地域,往往都要穿過險山荒野。鹽兆建立巴國後、長達數百年的時間內,組織各地民眾開山築路、架設橋樑,人們才得以往來交流。
如今與古代蠻荒時期不一樣了,樊室國各城廓之間都有道路連線,可容車馬商隊以及軍陣透過,但這些道路往往都會穿過一些很偏僻的山地。在這個年代若無十分必要,大家也不會離開家鄉到太遠的地方,因此走在路上最常見的是商隊,往往攜帶比較貴重的大批財貨。
相對富足的物產、獨特的地形,也使這裡出現了另一種“特產”——山賊。虎娃走過巴原上的很多地方,當年第一次離開蠻荒到達白溪村,就遭遇了一夥兇殘的流寇。但那夥流寇是城廓軍陣假扮的,而他在路上走了這麼久,其實還沒有遇到過真正的山賊。
也許是虎娃的運氣好吧,也許是那些山賊運氣更好、沒有碰上他。但不得不承認,巴原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民風還是很淳樸的,在生活相對安定、各國統治也比較穩定的年代,並沒有太多山賊流寇出現,就算偶爾有,也很快就會被剿滅。
虎娃很多時候就是一人獨行,背了一個不大的揹包,有此等膽色,看上去應該就是有功夫或修為在身。幹壞事的人也需要有眼力,否則也幹不長,況且山賊的主要目標是那些攜帶大批財貨的商隊,所以虎娃一直沒有真正遇到這樣的麻煩。
但樊室國的情況稍有不同,這裡經常出沒的山賊明顯更多。根據傳聞,商隊被山賊洗劫的事情,在這裡發生的比其他四國加起來都多。
巴原上曾有過一個混亂的年代,就是一百多年前的分裂內亂,當時強人四起,直至五國統治相對穩定後,這種狀況才逐漸消失,只是在樊室國內消失得還不夠徹底。若發現山賊蹤跡,各城廓也會派出守備軍陣去剿滅,但由於樊室國的特殊情況,山賊總有東西可搶、搶完了也很容易躲藏轉移,所以總有人會鋌而走險,山賊很難徹底剿滅。
樊室國的商隊遠行時,往往都會在城廓中僱傭護衛。在別的地方,商隊的護衛主要是防範山野中出沒的猛獸,而在這裡更要防山賊。普通百姓出行時,如果要穿過很偏僻的山野刑警,往往都願意跟隨這樣的商隊行進,有的人還會付給商隊一些報酬、以尋求庇護
這些情況虎娃早已經打聽清楚,在少務的戰略計劃中,樊室國是他一統巴原的最後一個目標。因為這裡的地形易守難攻,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國境內縱橫交錯的山脈,使城廓間的每一條道路都會變成軍事上的關隘,如果直接強攻,需要慢慢地一塊塊啃硬骨頭,更要考慮到赤望丘的因素。
虎娃對樊室國也很好奇,他甚至在想,如果自己繼續獨行,會不會遇到山賊?虎娃對山賊可沒什麼好印象,他在巴原上所遭遇兩次流寇事件,一次是假扮流寇的軍陣差點屠滅了白溪村,另一次是大俊所在的商隊被意外襲擊,可那些兇手都不是真正的山賊流寇。
聽說樊室國境內的很多山賊,主要目的只是搶劫財貨,若無必要並不取人性命,他們也不想招來城廓軍陣的大規模圍剿,但有時偶爾也有殺人滅口的事情發生。
虎娃雖不懼山賊,但也不想太引人注目,他就是一位趕路的平凡少年,所以也入鄉隨俗,先去了城廓中詢問有沒有順路的商隊,欲跟隨商隊一起出發。倉頡當年發現胭脂虎的地方,在城廓的東北方向、宜郎城與瀘城的交界地帶。
經常有商隊從宜郎城前往瀘城,途中要經過兩片連綿的山野,那裡偶爾也會有山賊出沒,所以商隊一般都會請護衛走。虎娃要去的地方,就是這條路要途經的第二片山野,他打算在中途離開。
找商隊最好的地方就是集市,宜郎城的集市很繁華,虎娃很快就打聽到有一支商隊將在兩天後出發前往瀘城。他找到老闆給了一筆錢,約定兩天後一起出發。像虎娃這種交錢求庇護可以坐在車上,而有些想佔便宜的人不願意出這個錢,會跟在商隊後面一起走,商隊管不著,但也不會刻意保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