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宮所在,沿途跋涉也是一番修行遊歷。
虎娃和玄源返回洞庭仙宮、宗鹽修煉神通秘法,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
伯禹回去之後,立刻召集身邊眾人詳細介紹了他將治理河泛之地的方略,然後派伯益前往蒲阪城,請求天子重華正式下帝命給天下各部。這是需要很多部族齊心協力多年的浩大工程,請天子直接下命令是最好的方式。
可以想象,這個治水方案肯定超出了很多部族預計,有帝令在手,伯禹也好從容行事,能免去很多麻煩、最大程度的減輕壓力。勞民傷財之舉總會遭受抱怨,如此一來,大家抱怨的主要物件就不再是伯禹,而變成天子重華了。
這不是伯禹想甩責任,而是重華身為中華天子就必須承擔的事情;另一方面,這也表示了伯禹對天子權威的尊重。伯禹為天下各部治水至今,已獲得萬民的讚譽,而這些讚譽同樣也是給天子重華的。伯禹畢竟是天子的臣屬、領帝命治水,他的功業也是重華的功業。
重華繼任天子時,也是中華各部承受苦難最神重的歲月,絕對是臨危受命,舉措稍有失誤就可能身敗名裂,乃至禍國殃民。但他卻把局勢掌控得非常穩,中華各部不僅沒有分崩離析,反而在苦難中恢復生機、讓萬民看到了更美好的將來。
重華天子如今的威望,隱然已超越了當初的帝堯,甚至被眾君首讚譽為比帝堯更出色的一代賢君。從這個角度,幾乎已沒有人能比重華做得更好了,隨著伯禹治水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效,中華天子的威望也越來越高,此時再下什麼命令,天下各部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