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那個時候,誰能夠衝入戰場斬殺或擒獲吳回,那麼九黎便會直接奠定勝局。但可吳回的修為亦不弱,蠱黎鍾捨命都沒做到的事情,在場眾人中誰又能做到?恐怕也只有虎娃了,但虎娃卻站在原地未動。
身邊的飛黎望很不滿地看了虎娃一眼,似是想提醒虎娃什麼。但虎娃只當做沒看見,仍然保持沉默。虎娃能看得出來,雖然暫時勝負未分,但形勢對重辰部很不利,因為吳回又下了最新的命令——讓後勤人員撤離。
戰爭的參與者不僅是戰場上的戰士,後方軍營中還有大量的民夫,另有不少人在雲夢巨澤邊看守舟楫,周圍有上百頭豬龍保護。虎娃在高坡上遙望得清楚,眼下激戰尚未結束,但重辰大營中的後勤人員卻開始分批撤退了,他們乘坐船筏離開了岸邊。
如果後勤人員和船隊都撤走了,重辰部還留在戰場上的大軍就等於斷了退路。吳回顯然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他已經清醒地看到了戰場形勢的不利。
今日若敗了,吳回也要儘量保全從領地帶來的大批民夫及後勤支援人員,他們也皆是重辰部的子民。今日若是最終能勝,後方暫時的撤退也沒有關係,再返回來便是,未慮勝應先慮敗。
虎娃在巴原上從未見過這麼慘烈的大戰,他已意識到,這場戰爭的性質與巴原國戰不同。
巴原國戰,比如巴室國與帛室國之戰,其實雙方目的都是為了一統巴原、恢復巴國。支援帛君的勢力戰敗了,便等於巴君平定了帛室國,只是宗室之爭分出了結果。帛室國的民眾並不會拼死繼續作戰,他們處境可能還會更好,仍是一統後巴國的子民。
可是眼前的戰爭完全不同,九黎若戰敗了是什麼後果?且不去假設各種可能,那奔流村一族的命運,就是黎民已經看到的結果,這是絕不可接受的,所以五位大巫公才能組織起這般孤注一擲式的決戰。
飛黎望也發現了重辰大後方的新動作,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重辰部大營中眾民夫在撤退,他們守住了渡口,船筏有豬龍保護。此刻若奉仙君挺身而出,飛至戰場後方擊毀這些船筏,可令他們軍心大亂,也必將全軍覆沒。……奉仙君,您難道還不出手嗎?”
虎娃嘆息著答道:“這不是我的戰爭。”仍然沒有絲毫要出手的意思。
這的確不是虎娃的戰爭,他也沒打算進入戰場。那慘烈的場景很容易激起人的兇性殺機,包括內心深處嗜血衝動的一面,可是虎娃仍然很冷靜。以他的身份,只要捲入了戰場,不論是站在哪一方,代表的就是奉仙國乃至巴原三國的立場。
虎娃不可能輕易動手,更何況他也不知道自己該向誰出手。飛黎望顯然有不滿和怒意,虎娃這幾天一直待在九黎大軍的營地中,好像應該算成自己人,這樣的高手在如此關鍵時刻卻不出力!
但飛黎望已經沒功夫和虎娃計較什麼了,激戰進行到最後,就連他也率領後備隊伍衝下高坡投入了戰場。
吳回指揮軍陣死戰不退,同時掩護後方人員的撤離,揮舞大紅披風捲起一條條火龍****而出,阻擋住九黎後備軍陣的衝擊。
五位大巫公都衝了過去,結陣合力施法阻擋吳回遠端祭出的火龍。蠱黎鐘不是已經死了嗎,怎麼還有五位大巫公?他幾天就安排好了後事,讓另一位大巫公蠱黎塗接任。
重辰部的軍陣就快頂不住了,他們的傷亡也漸漸到了潰陣的邊緣,或者說只有亡沒有傷,在這樣膠著的激戰中,連傷員都來不及轉移。而吳回本人也漸漸頂不住了,他的鼻孔裡流出了血,鮮血的顏色居然有點發灰,肌膚上也有詭異的青色紋路浮現、蔓延。
吳回先前一邊指揮軍陣一邊化解蠱黎鐘的捨命搏殺,他也受了傷,紅披風沒有盡數擋下蠱黎鍾最後的攻擊,還是有幾片碎骨射在了他的身上,他也中了毒。這傷並不重、這毒並不深,以吳回的修為只要撤到後方休息調養一番,就應該沒什麼大礙。
可是吳回不能撤,也沒有時間去養傷驅毒,他還要一邊指揮作戰,一邊揮舞著披風奮力發起反擊,重辰部大軍才能堅持到現在。親衛隊長也看出了戰場形勢難以逆轉,小聲對吳回道:“伯君大人,後方的民夫應該撤得差不多了,您趕緊先走吧,我率軍陣斷後。”
吳回的眼神難以形容,也不知是哀傷、憤怒還是失望,他下了最後一道軍令,讓剛剛頂上去的後備軍陣誓死阻截,而剛從戰陣前列輪換下去、已筋疲力盡的軍陣戰士則立刻撤退。能走多少算多少,撤到遠方的水邊,在豬龍的掩護下乘坐最後的船筏離開。
這個命令一下,就等於是放棄了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