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92部分

明眼人都清楚,將來的天子是伯禹。伯禹為司徒,掌管天下民事,而皋陶為司士,掌管訟獄。重華隨即又推出了一系列的舉措,在後世可稱為體制改革吧,為了適應新形勢下治理天下各部的需要。

在帝堯時期,群臣的分工往往並不是很明確,天子召天下有名望的君首入朝為官,協助他治理天下、商議解決各部糾紛。具體執行時,往往是臨時任命某位大臣去負責。這種方式很鬆散,天下各部的獨立性很強,往往只有名義上的盟約約束。帝堯當政晚年,天下各部的隱患,可能也與此有關吧。

重華推行了“八元”、“八愷”之制,議事時群臣都可以發表意見,但執行時則有明確的分工負責。治水是一個契機,中華各部之間的聯絡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中央集權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中華國力空前繁盛。國力並不僅僅是資源的總和,更是能調動與組織起來的力量。

重華有為,天下大治;天下大治則天下無事,重華便無為。但重華並沒有只待在帝都,天下大治後又不斷巡狩四方。他曾為使臣跟隨丹朱南巡九黎,後來也身為天子巡視河泛各部,很清楚這麼做的意義。

當年天子顓頊也曾巡狩四方,每到一個重要的部族,便娶該部族的一名女子為妻,更是將自己與該部族女子誕下的後代派回去擔任君首,加強了天下各部之間的血脈聯絡。重華倒沒有這麼做,或者說他追求的是另一種意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