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俊先生是一位散修,平日很注意蒐集巴原上的各種仙家逸聞,對巴原九丘也做過一番考證。
九丘中有八座神山,分別名為赤望丘、孟盈丘、武夫丘、樹得丘、神民丘、黑白丘、參衛丘、昆吾丘。至於最後一座神山,竟然沒有名字。也許它最初是有名字的,卻在傳說中散佚,後世仍只流傳著巴原九丘的說法。
對於絕大部分民眾而言,巴原九丘皆是飄渺難尋之地。但飄渺難尋並非絕對尋不到,如今的巴原上,地點很明確的神山有三座,便是赤望丘、孟盈丘與武夫丘,亦是最強盛的三派宗門道場所在。
至於另外五座有名之丘和一座無名之丘,眾人卻不知在何地,也許只是仙家傳說吧。偏偏在這百川城外的大江北岸,有這麼一座山名叫黑白丘。但與其他的崇山峻嶺相比,這黑白丘未免太不起眼了,山種很多白色的岩石裸露,上面佈滿了黑色的紋路。(注:後世人稱水墨石。)
具備這樣特徵的岩石,巴原上其他地方也有。古時的地名都很簡單,在別處也能找到黑白山、黑白嶺一類的地方,眾高人難以相信這裡就是傳說中的神山,很可能只是恰好重名。重名亦是一種線索,有不少高人都曾到黑白丘搜尋過,只是當做一種探佚之舉,並沒有抱太大期望。這麼多高人都沒有找到任何線索,後來也就沒人再這麼幹了。
但今日果然有仙家洞府出世,使賢俊意識到,這裡非常可能就是傳說中巴原九丘之一,因為古時確有仙家在此開闢洞府修煉。(未完待續。)
ps: 今日晚間還有一更!
057、三人行(上)
雲起不禁連連點頭道:“看來此黑白丘應就是彼黑白丘,傳說中的巴原九丘終於可以確定第四處了,沒想到它就在這麼顯眼的地方。”
古令解釋道:“此地如今顯眼,但當年可不是這樣。想想那夔龍成仙的年代,猶在鹽兆入巴原之前,那時巴原上還是一片蠻荒,根本就沒有什麼村寨城廓,只有一些野民部落而已。那夔龍號稱大江王,將洞府修建在江邊也很正常。我們方才在元神中所見的夔龍,其紋路也是黑白兩色。”
賢俊又說道:“在我看來,巴原九丘如今不僅可以確定四處,而且已能確定第五處。”
雲起很感興趣地問道:“那第五處在何地,巴原各宗門高人皆不知,您怎麼能確定?假如真有線索,我們不妨結伴再去查探一番。”
賢俊突然笑出了聲:“那個地方,沒人比雲起道友更熟。我認為傳說中的參衛丘,其實就是如今的步金山!”
巴原上關於參衛丘的傳說,根據賢俊先生考證,最早就流傳於西北一帶,而步金山就位於巴原的西北方位。“參衛之丘,眾仙居之。院中仙山,門前碧海。”——這是古時流傳下來的民謠,充滿了神秘的想象。如今回頭看,這完完全全就是對步金山小世界的描述。
雲起不禁連連點頭道:“賢俊道友真是博聞廣識。如此看來,今日之步金山應該就是古時之參衛丘。世間眾高人在尋找傳說中的神山,而我就出生在那裡,卻嚮往著傳說中的人間大世界。”
賢俊先生謙虛道:“不敢稱博聞廣識,我是散修出身,平日愛好蒐集各種仙家軼事,行遊各地時也多有留意。對傳說中的巴原九丘當然很感興趣,所以才會瞭解得多一些。……如今九丘已知其五,卻不知另外四座神山在何處,或者是否真有?”
其實巴原上還有兩座神山亦的確存在,就是樹得丘和神民丘。樹得丘之秘,只有極少數人知曉;而神民丘上有古時炎帝行宮。只有虎娃去過,還見到了那裡如今的主人瑤姬。至於昆吾丘與最後一座無名神山,就連虎娃亦不清楚它們在何處。
三人繼續前行,在一處山丘環繞的小谷地中,發現了一座石屋。說是石屋,其實就是一塊一丈多高、被削鑿得方方正正的大石頭,一面開有一個門洞,裡面黑乎乎的看不真切。三人在數丈外停住腳步,古令點頭道:“這才是當時巴原上的建築!”
在那條夔龍開闢洞府的年代。巴原上只有蠻荒部落,根本就沒有他們方才所見的那種房舍。房舍樓閣,如今隨處可見,但那也是漫長的年代中無數人智慧經驗的傳承與總結,並不是憑空出現的。
在鹽兆進入巴原之前,巴原上沒有今天的各種建築,蠻荒部落要麼尋天然的巖洞而居,要麼就搭建一些簡單而粗糙的棚屋。在遙遠的中華之地曾有傳說。上古時有聖賢號有巢氏,教會了人們築屋而居;又有聖賢號燧人氏。教會了人們如何生火、用火。
在上古時代的巴原,就算是最強大的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