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那個時候,無論勝負,巴室國將付出的代價都很慘重。兩國聯軍未必能滅得了巴室國,在平定了相室國與鄭室國之後,巴室國大後方還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但在帛讓看來,假如真的殺入了巴室國腹地、能逼得少務割地求和,第一步戰略目標就達成了。佔據了巴原中央大片最肥沃的土地,從長遠的角度削弱巴室國的實力,若鞏固戰果好好經營,假以時日,帛室國將變得更加強大,而少務則會失去一統巴原的希望。
帛讓很注意對靈獸騎兵的運用,從不讓這支軍隊去攻城或強突關防隘口,一律都用在了列陣野戰中,利用其機動性和衝擊力,追擊和襲擾巴室國的撤退軍陣以及輜重隊伍,並儘量避免它陷入重兵圍困。若是在野外列陣大戰,也必有其他軍陣的掩護配合。
帛讓心裡很清楚,靈獸騎兵並非無敵,也經不起太大的折損,想繼續培養的代價太大了、耗時也太長了。它就像修士鬥法中的一件致勝之寶,在雙方僵持狀態下,投入靈獸騎兵可以打破局勢的均衡,應用在最恰當的場合。
帛讓很“懷念”伏夔。假如伏夔沒死就好了。帛室國的靈獸騎兵,其實就是伏夔幫著訓練出來的,也是伏夔主動謀劃聯絡、促成了這場國戰。
可惜如今伏夔已死,眾獸山的宗主換成了善吒妖王。帛讓有手段驅使伏夔,但不能指望桀驁不馴的善吒妖王會聽從自己的命令;而善吒妖王修為雖高,卻並不擅長訓練靈獸騎兵。
巴原上的戰局已到了關鍵時刻,帛讓組織大軍猛攻翰雄所佈下的第二道防線。在帛室國所佔據的大片領土上,巴室國只剩下了各座孤城。翰雄派出的援軍及其發動的數次反擊,皆被神出鬼沒的靈獸騎兵擊潰,緊接著被帛室國的後續軍陣殲滅。
洗風城。是大俊與驍陽的家鄉,也是相君紫沫歸降後的封地所在,已位於原巴室國腹地,如今成了戰略要衝。它是翰雄大軍佈下的第二道防線上最薄弱的環節,幾乎無險可守。而只要攻佔了洗風城,帛室國大軍就可以直撲野涼城、到達彭山與丈人山之間的隘口,再往前就是巴都城下了。
帛室國甚至不需要將洗風城攻佔,大軍像以往那樣直接繞過城廓,只需將對方困於孤城中即可。在先前的交鋒中。一旦防線被突破,翰雄大軍往往不會列陣野戰,留守軍民會堅守城廓,而主力軍陣會撤退到下一處陣地。
但是這一次不行。如果洗風城被突破,真讓帛室國大軍打到了彭山和丈人山隘口,少務就必須投入國中全部的後備精銳,且恐怕也要開始準備和談了。
這一天。帛室國前線領軍的鎮國大將軍帛樹丙接到戰報,洗風城的軍民並未像以前那樣盡數撤入城廓,當地駐軍也沒有後撤。反而從野涼城方向又來了一支增援隊伍,應該是運送軍需輜重的。看來翰雄是無法再退了,不得不硬著頭皮守住洗風城,而且不僅僅是守住城廓。
帛室國大軍能驅使飛禽偵查地形,這些飛禽也是帛讓花了很大代價、託眾獸山豢養訓練的,每一隻都非常珍貴,只用在前線最重要的場合,它們可以追蹤敵人的動向,傳遞簡單的訊息。根據飛禽偵查,從野涼城來的這支增援隊伍,規模約有五百人,運送了約五十輛車的物資。
帛樹丙當即下令,出動靈獸騎兵,同時另派十支軍陣協同配合,務必將對方一舉殲滅,將能用的物資都搶過來,不方便運輸的物資就地焚燬。
靈獸騎兵的數量並不算太多,滿打滿算也不過編成三支完整的軍陣,但就是這三支軍陣,往往就能改變戰場的態勢。加上配合作戰的十支軍陣,巴室國派出了近七百人前去阻擊。當他們趕到戰場時,卻發現巴室**隊並沒有像往常那樣聞風而退,而是已擺好作戰隊形嚴陣以待。
這絕不是普通的後勤輜重隊伍,看將士的精氣神,絕對是巴室國最精銳的軍陣,面對兇悍的靈獸騎兵,它們不僅毫無懼色,而且在短時間內就選好了戰場擺開了陣型。更令帛室國領兵的將軍驚訝的是,對面軍中豎起了一杆大旗,竟是巴室國鎮南大將軍翰雄的旗幟!
只有五百多人、十支軍陣在野外列陣,鎮南大將軍竟然就在其中。這本是很不尋常的情況,但帛室國的將領已被功勳衝昏了頭腦,一看到翰雄的旗幟就兩眼放光,假如在這裡能斬殺或擒獲對方的主將,那可是開戰以來所立下的最大戰功!
翰雄熟悉兵法,他選擇的陣地依託了一座小山,在山坡上居高臨下列陣,很顯然就是為了延緩靈獸騎兵的衝擊速度。這支隊伍裡不僅有運送物資的牛車,還有二十輛戰車,一字排開擺在戰陣的最前列;而那些運送輜重的車輛,皆隱